模具城位于橫瀝鎮田坑村,坐東南朝西北,展示中心宛如大鵬展翅。
“這些是臺灣正河源公司預訂的展位。”蔡創枝指著橫瀝模具城內的幾個展位對一位參展商說。
4月10日晚上,時針已經指向19時,他還在忙活著。
對這樣的加班加點,蔡創枝和同事早已習以為常了。4月15日-17日,橫瀝鎮史上第一屆模具展將在模具城舉行。作為模具城的副總經理,蔡創枝已經忙了大半年了。
橫瀝鎮和鎮主管經貿的官員也為展會忙得不可開交,開會、考察、部署、聯絡……一切都指向一個目標:辦好2009首屆廣東東莞模具制造·機械展覽會。
模具是橫瀝鎮近幾年經濟工作的一個關鍵詞。該鎮立志打造“中國模具名鎮”,2006年12月,動工建設占地800畝的模具城;2007年4月,啟動“百名模具師傅培訓”工程;2008年6月,舉辦模具城試業典禮;今年4月中旬,舉辦模具展……
路在延伸。近年來,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擁有模具產業基礎的橫瀝鎮賦予模具產業舉足輕重的地位,把模具作為未來的支柱產業來苦心經營、全力打造。橫瀝這座400年的牛墟古鎮,煥發出新的活力。
“橫瀝模具城的建設是非常有眼光的做法。”今年3月11日,市委書記劉志庚視察橫瀝時說。
特色產業已成氣候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橫瀝鎮初步建立了現代工業體系,去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1.4億元。但是現有企業產業基礎薄,行業分散,特色產業不突出,制約了該鎮的長遠發展產業升級轉型需求迫切。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依托幾個大型的玩具企業,橫瀝鎮產生了一批創業者,模具行業逐步興旺起來,在2000年漸成氣候,在新城工業區、神山工業區誕生了幾條五金模具一條街。
近年來,模具產業繼續發展。據橫瀝經貿辦的統計,該鎮現有五金機械模具相關企業商戶有500多家。去年全行業總產值25.8億元,占比工業總產值近30%。
橫瀝鎮分管經貿工作的黨委委員朱柱明說,橫瀝鎮模具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具備了發展產業集群的基礎。再加上模具產業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所以該鎮選擇模具產業加以重點打造。他認為,國外模具制造業向我國轉移,以及跨國集團到我國進行模具采購的趨勢十分明顯,眾多跨國集團紛紛把研發中心、制造基地移至中國。近10年來,我國模具產業高速發展,目前總值已名列世界第三,其中珠三角又是模具重鎮。模具是“工業之母”。放眼未來,隨著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國內外模具市場總體發展趨勢前景良好。
橫瀝鎮以塑膠模具為主,涵蓋汽車零配件、玩具、機械配件、家用電器、倉庫器械等制造領域。東莞市恒達華模具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嚴浩說,忠信制模(東莞)有限公司代表了橫瀝模具產品的最高水平。忠信公司主打汽車配件、醫療設備等高精密度模具,擁有paraform工業造型設計軟件、freeform三維雕刻軟件、高速cnc、atos光學坐標測量儀等一系列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具備產品設計、模具設計及制造的綜合性能力,享譽國內及亞洲。“像這樣的企業,整個珠三角不超過5家。”
另外,小加工廠也有過人之處,比如鳥巢飾品五金配件的模具就是由友航模具制品廠代工生產的。機械設備方面,有技術國內領先,電火花機市場占有率全省名列前茅的東莞市臺一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華中科技大學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莞實驗中心總經理梁培志說,橫瀝的模具產業已有一定的基礎,技術也相對領先,所以橫瀝鎮才會提出打造模具特色產業。
目標瞄準國際水平
朱柱明說,現在橫瀝鎮模具生產廠(店)有300多家,數量眾多。但這些加工廠(店),過去以分散經營為主,80%技術含量低,有加工及銷售產品能力的僅占10%左右,這嚴重影響了模具產業的發展。為了推動模具加工店由分散經營向集中經營轉變,引導企業從個體競爭走向集群競爭,橫瀝鎮在2006年啟動了打造模具城的工作。通過模具城這個大項目的帶動,把模具產業做大做強。
橫瀝鎮政府和橫瀝商會聯合設立了股份制企業東莞市匯英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建設規劃占地800畝的橫瀝匯英國際模具城,吸引五金機械模具企業商戶落戶,推動整個行業發展。
模具城是一個平臺,不僅可以容納企業商戶,還可以舉辦活動。經過大半年的籌備,由橫瀝鎮政府主辦、橫瀝匯英國際模具城承辦的2009首屆廣東東莞模具制造·機械展覽會即將開幕。
橫瀝匯英國際模具城的副總經理蔡創枝說:“有人問我金融危機了,為什么還花這么多錢搞模具展。我說,越是金融危機,越要創造一些行業交流、企業推廣的機會,幫助模具城內企業商戶抵御危機。”他認為,模具城的使命,就是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他說,匯英國際模具城打算經過5年的努力,把模具展升格為國家級乃至國際級。舉辦模具展還在于可以把模具城推廣出去,以在招商引資方面發揮更好的作用。
此外,橫瀝鎮還挑選本地青年進行模具技術的培訓,為產業發展儲備本土技術人才。富裕注塑制模(東莞)有限公司盡管產值達到2億元,但其高級運行經理汪信銘還是說:“合適的模具人才很難招到。”政府的行動讓他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
2007年4月1日,在愚人節那天,今年24歲的鄧煥球成了第一批模具學員之一。他說:“政府沒有愚弄我。”當時競爭激烈,報名者很多,最后只錄取了85名。鄧對模具行業抱有濃厚的興趣,學的是數控專業,但苦于有理論少經驗,想從事模具行業而不得。2007年大學畢業時,恰逢政府推出“百名模具師傅培訓工程”,他有幸入選學習。
他說:“以前有朋友想快點學到技術,專門交了一萬塊錢學費到模具廠做學徒。現在我們不僅免費,每個月還有至少1200元的補貼和工資。”
從2007年起,橫瀝鎮財政每年每批拿出65萬元作為培訓經費,通過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動的方式培養模具學員。學員既在課堂上課,又到工廠實踐。每月,鎮政府、村委會分別給予500元、200元補貼,工廠至少支付500元工資。
鎮委委員朱柱明說,目前,在崗培訓學員有193人。本來每批學員培訓2年,今年第一批學員完成了學業,掌握了基本的加工技能,部分學員還達到了優秀補師的水平。但為了不斷提升學員們的技能水平,鼓勵模具學員大膽創業,在尊重個人意愿的基礎上,鎮委、鎮政府延長了第一批學員的培訓期限一年,繼續給予補貼。橫瀝鎮培訓的目標是超過300名學員,同時,還推出10萬元的兩年期免息貸款,符合條件的模具學員可以申請來幫助創業。對申請到有關培訓機構或院校深造的學員,補貼其50%的學費,幫助其成為高級的模具技術人才。
據橫瀝鎮經貿辦主任吳紹華介紹,該鎮正在籌建機械五金模具協會,這個協會要跳出一年只是開幾次會的形式主義窠臼,真正發揮作用,促進會員在訂單、資訊、技術等方面的交流和協作。
“絕不以物業出租的形式經營模具城”
機械五金類產品的銷售巨頭臺灣眾舜企業東莞公司去年10月租了4個鋪面,把石竭、樟木頭銷售店搬到了這里。
眾舜并非孤例。臺灣正河源、香港偉業等知名企業也已落戶模具城,加上小加工廠和小銷售店,已經有160多家商戶企業入駐,租了350個鋪位,其中90%的商戶是從橫瀝鎮外被吸引過來的。
盡管是出租商鋪,但是鎮委書記譚全安要求:“絕不以物業出租的形式來經營模具城。”
耀鴻貿易公司的有關負責人方澤斌,找模具城內的東莞市橫瀝川澤精密模具廠加工了一套u盤外殼的模具。他說,模具城建起來后,要找加工廠,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模具城。因為能進模具城的加工廠都是有自己的拿手活兒的,比如川澤就能加工佳能數碼相機的模具,技術過硬;同時加工同樣水準的模具,模具城要比城外的大模具廠便宜20%;另外,試模也可以在城內完成,不用到處跑。
川澤模具廠的老板楊小林說:“我這里差畫圖和cnc這兩道工序。我沒辦法完成的工序,都在城內找同行給解決,很方便。在城內采購材料也便利,收費便宜不少。城外大企業要2.7萬元的,我2.2萬元就搞掂了。其實,模具城就是一個工序齊全的大模具廠。”
友航模具廠的梁學友也說,采購成本下降了15%。集中管理,使得原材料質量有保障。
這是其一,橫瀝鎮的五金機械模具企業商戶對模具城寄托了更多的希望,比如在緩解缺乏高技能人才、融資難等棘手問題上。
模具城副總蔡創枝回應眾企業說,模具已經建好了交易展示平臺,接下來還要配備物流、金融服務、電子商務、人才培訓、技術創新服務等五大平臺。今年內金融服務平臺將啟用,電子商務平臺會基本建成,所有平臺在2010年內全部投用。
蔡創枝說,模具生產投入比較多,尤其是生產高精度模具。貴一點的設備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很多加工廠沒有資金更新設備,導致技術水平提高受限。模具城建設金融服務平臺,經過科學適度的風險控制,協助優質的小加工廠融資;或者直接購買設備,出租給加工廠。
目前,模具城正在與中國電子科技大學洽談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事宜。根據后者的設計,該電子商務平臺,不僅將具備更加強悍的交易商品、形象推廣等常規功能,其物流追蹤、人才輸出、技術交流和昂貴的機床系統軟件共享等功能也將具備。通過該平臺,客戶可以查詢到產品生產到哪個階段了,運送到哪里了。人才輸出、技術交流分別與人才培訓、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對接。
人才培訓方面,擴大了“百名模具師傅培訓工程”的內涵和外延,覆蓋到企業商戶的員工,課程技術含量更高,培養的是高技術人才。
蔡創枝說,技術服務創新平臺,可以協助小加工廠攻克技術難題,研發設計產品和模具,還可以迅速檢測模具和產品。目前模具城正在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洽談。
華中科技大學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莞實驗中心總經理梁培志說,橫瀝是在打造一個產業孵化平臺。建設模具城的這個思路是有遠見的。模具城不僅可以把小企業商戶集中起來,形成一個規模,擰成一股繩子,還通過提供公共服務,降低小企業商戶的成本,可以方便他們提升技術、發展壯大。
■記者探營
展示中心如大鵬展翅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橫瀝模具城一片嶄新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