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晚上走在城區街道上,街邊的路燈明亮,街頭景觀燈更是營造出一片片美麗的夜景。不妨將時光倒回1978年,端州城區城市照明依靠供電低壓班3人,兼職負責低壓線路和巷燈(白熾燈)維護,路燈昏暗且稀少,生于這一年的端州區照明管理中心副主任梁亞標,用親身經歷見證了城市照明事業發展。
小時候,梁亞標住在城區芹田路。“到了上世紀90年代,端州區路燈也不多。”他回憶道。上中學時,他上完晚修,只能靠著零星幾盞路燈的燈光回家。城市路燈數量太少,道路昏暗除了讓居民出行不便,還會帶來潛在治安隱患。
讓城市更光更美,這一個想法在他心里萌芽。梁亞標自小就愛好 機械,喜歡擺弄家里的電器。1997年,梁亞標經過崗前培訓考取電工證后,進入了肇慶市城市路燈管理公司,參與城區亮化照明工作。剛開始,他跟著幾位前輩師傅從事霓虹燈安裝。“牌坊廣場的霓虹燈就是我們更換的。”他說。
梁亞標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十年,端州城區城市照明發展駛入快車道,部分有路沒燈的問題得到解決。這時,路燈也在悄悄發生變化。舊式的水泥立柱路燈逐漸被安全性高、外形美觀、使用年限長的金屬立柱路燈取代。“城市管理者注重路燈實用性的同時,也關注路燈與城市景色結合。”梁亞標說,2007年起他就調到維修隊參與城區路燈日常維護。
隨著經濟發展,端州城區向外延伸,路燈數量增加,也加大了日常維修壓力。那時候,梁亞標和同事天天扛著一張梯子走街串巷,維修故障燈具。“雖然維修壓力增大,但是我們接到投訴后會及時安排維修,不能讓市民摸黑夜行。”他說。
梁亞標告訴記者,近幾年,城市照明有了一個新趨勢,那就是節能。2009年,城區路燈建立起自動化節能監控系統,由鐘控轉變為節能控制。不過,更大的改變是全省2012年起推廣led燈。端州區2013年9月開始,城區所有路(巷)燈實施led改造,至2014年3月完成改造。“與傳統高壓鈉燈相比,led燈可以節約40%以上的電能,達到綠色節能。”
據了解,近年來,城區路燈建設作為一件惠民實事得到政府重視,特別是去年創文期間新裝路燈10多盞,其中部分位于老舊小區、城中村等區域。梁亞標負責城東街道片區安裝現場協調工作。該區域有較多老舊小區需要安裝路燈。“個別居民會不理解,認為路燈安裝影響了他們。”他說,“我們只好和社區工作人員耐心勸說,這是大家的事,畢竟路燈能照亮夜晚,也能照亮民心。”
去年8月份,人民北路一老舊小區安裝路燈后,小區居民特意在門口豎立一塊牌點贊。“點贊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對我們的鞭策。”梁亞標說,創文期間他養成了一個小習慣,每當一個路燈安裝工程完成后,都會在當晚去到現場查看亮燈情況。看到亮燈后居民臉上的喜悅之情,他心里也充滿幸福感。
截至今年10月份,端州區照明管理中心管養照明設施包括路(巷)燈約39206盞,景觀亮化燈飾約48932套。
每到夜晚,城區華燈初上,梁亞標走在街道上,看到映射在道路上的燈光,看著街頭小景上的七彩亮化燈飾,心中不禁慨嘆:“改革春風造就經濟發展奇跡,城市照明照亮市民出行路。”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