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三季度,受經濟下行壓力與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多方因素影響,一直都有“家電行業最后一塊利潤高地”之稱的廚電行業,也無情的遭遇了負增長,整體市場表現頹勢。
數據來看,從2012年-2017年,中國廚電市場零售額平均每年增長幅度高達13.5%,以兩位數的高增速長領先所有家電品類,“家電行業最后一塊利潤高地”絕非浪得虛名。截止2017年年底,廚電營收規模已經觸及千億的臨界點。
而2018年前三季度,廚電市場一改過去幾年的強勁勢頭,情況急轉直下。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前5個月廚電市場規模達到369億,同比下滑4.2%;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廚房家電市場規模同比下滑6.1%。日前,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中也顯示,三季度廚衛電器市場整體規模同比下跌4.9%。
可以說,廚電行業2018年遭遇負增長已成定局。而伴隨市場增長動力縮減、增速放緩,也直接加速了行業的重新洗牌。大量一二線廚電企業市場增速放緩,眾多中小型企業則由漲變跌,甚至倒閉出局。
重壓之下 龍頭企業逆勢而升
值得欣喜的是,在行業遭遇重壓之下,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卻也從中收獲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在行業洗牌的過程中,市場份額向優勢龍頭企業靠攏。
作為廚電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此前,青島海爾發布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整體營業收入1381億元,同比增長12.77%,實現了產業層面的高增長、高份額、高價值。而海爾廚電在行業整體下滑的態勢下,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持續逆勢增長,零售更是實現了45.1%的高額增長。
以此同時,從華帝公布的三季報也可以看到同樣的逆勢增長態勢,華帝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7億元,同比增長6.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9965.07萬元,同比增長31.31%;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6.46億元,同比增長13.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42億元,同比增長41.91%。
空調強企跨界廚電 上演“逆風翻盤”?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傳統空調強企格力,除了陸續進入手機、汽車、芯片領域之外,也開始發力進入廚電行業,并加快了廚電品類布局的腳步。目前,格力已經推出格力大松廚房“三劍客”,即大松牌吸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這三個產品覆蓋了廚電的煙、灶、消廚房三大件的全部品類,可見格力進入廚電市場的決心。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廚電行業向上、向下的空間都很充足,一面是在競爭之中攻城略地以此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另一面就是難低壓力最后悄然散場。總的來說,如今行業洗牌加速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唯有砥礪前行的“勇者”才能成為市場的最終贏家。
來源:慧聰家電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