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有關負責人就召回管理工作答記者問時表示,“截至2018年10月21日,我國共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1712次,涉及車輛6741.83萬輛;實施消費品召回1706次,涉及數量9593.69萬件?!?/p>
同時,“據我們掌握的輿情信息顯示,2018年已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40余起。召回涉及5個企業24個車型的3.56萬缺陷車輛,缺陷原因多為“電控和機械故障?!?/p>
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已經實施14年,就其整體實施情況,市場監管總局表示,“缺陷召回制度充分體現了企業主體、消費者參與、政府監管的社會共治特征,形成了良好互動局面?!?/p>
近期,因前懸架下控制臂襯套存在缺陷問題,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召回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3個品牌共14個車型332.7萬輛汽車,是迄今為止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實施召回規模最大的一次,必將對產業發展與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產生重大影響。
截至2018年10月21日,我國共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1712次,涉及車輛6741.83萬輛;實施消費品召回1706次,涉及數量9593.69萬件。主動實施召回已逐漸成為汽車和消費品生產企業的常態化活動,形成了業界普遍共識。
新能源汽車作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發展迅速,銷量以40%的上升幅度高速增長。截至2017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50%。
關于一段時間以來,新能源汽車頻繁發生火災事故的基本情況,以及新能源汽車召回工作的情況,市場監管總局表示,“隨著保有量的增加,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起火事件受到社會關注。據我們掌握的輿情信息顯示,2018年已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40余起?!?/p>
鑒于車輛火災事故可能與電器線路、燃料電池、機械干涉和外部火源等因素相關,且部分證據會在燃燒過程中消失或發生變化,因此缺陷調查非常困難,原因分析異常復雜。
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火災安全監管工作,并依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開展了大量相關工作。依托國家車輛事故深度調查體系和缺陷信息收集系統,完善和優化火災事故數據采集和缺陷信息收集數據項,聯合國內高效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等關鍵部件的著火原因分析研究工作。
截至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已組織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啟動新能源汽車缺陷調查10起,會同相關部門開展火災事故現場調查5次,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實施召回5次。召回涉及5個企業24個車型的3.56萬缺陷車輛,缺陷原因多為電控和機械故障。
來源:中金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