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西電氣展示充電設備元器件解決方案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谷萬萍 報道 近日,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簡稱 “德力西電氣”)主辦的“源鏈為先·綠創未來”2018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行業智慧沙龍——深圳站隆重舉行。此次會議,德力西電氣詳細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低壓元器件解決方案,并邀請了電氣行業專家張翔進行了現場分享,同時號召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了充電樁行業專業性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需要大規模充電基礎設施的投入運營。這為配電系統的安全管理也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德力西電氣作為低壓電器行業的龍頭企業,面對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行業的難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創新,優化服務及技術,致力為充電基礎設施提供完整的低壓元器件解決方案,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本次介紹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行業解決方案,在創新服務、產品選型、產品性能等各方面都做了全面升級。經過精心研發的全新6系列斷路器、交流接觸器、浪涌保護器等,既能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的電力安全需求,還能有效降低客戶運營成本。如行業專用的斷路器cdb6i、cdb6lei,能有效減少高溫環境帶來的誤動作。
責任編輯:高慧君投稿郵箱:
南瑞主導的《電力系統穩定協調控制框架》發布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牛晨暉 報道 近日,南瑞集團在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主導編寫的《電力系統穩定協調控制框架》技術報告正式發布。
該技術報告的正式發布有效促進我國穩定控制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成果在世界范圍內的共享,進一步推動大電網安全技術領域的中國方案上升到國際共識,為南瑞集團的電網穩定控制技術和產品的國際化工作提供堅強支撐。
歷時三年,該技術報告由cigre系統運行和控制專委會和系統技術性能專委會聯合工作組完成。該工作組成立于2015年10月,由來自13個國家的17名專家組成。南瑞集團首席穩控專家方勇杰擔任組長,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提供技術指導。
該技術報告明確了穩定控制的定義和分類,綜合不同類型的穩定控制技術,推薦時空協調的穩定控制系統性框架,為提升防御大停電的能力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報告包括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的定義和分類,各類控制的特點、定位及其交互作用的分析,協調控制的概念及其系統性框架設計,協調控制框架的關鍵要素及其工程實施建議,穩定控制技術現狀的國際調研,未來研究方向展望等內容。
責任編輯:高慧君投稿郵箱:
殼牌風電潤滑產品不斷升級迭代
中國電力新聞網 記者 栗清振
“殼牌一直將創新視為品牌的基因。
從2004年進軍國內風電市場以來,我們在風電產品和技術服務方面不斷突破,屢屢刷新行業紀錄。”殼牌工業潤滑油銷售總經理陳斌在近日舉辦的201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說,殼牌攜業內首款十年質保產品新一代合成風機齒輪油——殼牌可耐壓s5wind及全新數字化服務平臺——“殼智匯”智能潤滑管家,雙雙亮相展會,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來,殼牌從行業痛點和客戶實際需求出發,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全方位的風電潤滑服務,如“風電全天候服務包2.0”,并投入運營了殼牌全球首家風電服務中心(西北基地)。去年,殼牌還率先在行業內發布了首款質保期長達十年的風機齒輪油可耐壓s5。今年,為應對未來風電行業數字化發展的重要趨勢,殼牌順勢推出了業內首款數字化潤滑服務平臺“殼智匯”智能潤滑管家,為風電后市場服務注入新的活力。
實際上,回首殼牌與中國風電行業一起走過的十余年,殼牌風電潤滑產品不斷升級迭代,滿足風電客戶對于潤滑性能日益嚴苛的要求,為風機在極端環境下的平穩運行保駕護航,助力中國風電行業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作為行業發展的見證者,殼牌與廣大風電人共同走過了市場高速發展的十余年。未來,殼牌將繼續秉持‘攜手共進,成就無限可能’的品牌戰略,與風電行業合作伙伴一起攜手助力行業需求,共同‘殼’動風電美好未來。”陳斌說。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累積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已達到1.64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更是達到280萬千瓦,迎來歷史新高。作為全球 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風機初裝及后期的運營維護也將面臨更大挑戰。
作為行業內首款質保期長達十年的風機齒輪油,殼牌在展會現場重點展示的新一代合成風機齒輪油———可耐壓s5wind專為降低風力機組設備總擁有成本,提升設備運行與維護效率而設計。產品擁有超長的換油周期,氧化安定性較傳統合成齒輪油及殼牌上一代產品平均提升2.5倍,油泥生成量極低,故有助于大幅延長換油周期和機組壽命。
對于平均設計壽命20年的風機來說,使用十年質保的可耐壓s5wind,意味著風場主風機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只需更換一次齒輪油。相比于傳統合成齒輪油的2至3次換油,這將幫助風場主降低約50%的總擁有成本,保障風機即使在極端惡劣的工況下也可以提供出色的潤滑性能,為風機長期、高效、無故障的運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未來,如何進一步提升風電機組運行可靠性,降低風力發電總成本已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作為風電潤滑領域的領導者,殼牌表示將依托全球領先的技術和產品、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日臻完善的服務、超過十萬臺的風機大數據,繼續探索中國風電設備及后市場運維的高效潤滑之道。
責任編輯:高慧君投稿郵箱:
運達風電制定的臺風型風機標準獲獎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朱曉琳 報道 近日,浙江省政府發文《關于表彰2018年浙江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獲獎組織和項目的通報》,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創新標準,以及在標準化工作中做出貢獻的組織進行了表彰。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運達風電”)主導制定的《臺風型風力發電機組》國家標準榮獲省政府頒發的首屆標準創新貢獻獎優秀貢獻獎。
浙江省標準創新貢獻獎是全國省級政府率先設立的標準創新獎項,首屆申報工作于3月啟動,共有54個申報項目參與。經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考察、評委會評審組審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審定批準等程序,12個項目脫穎而出,運達風電主導制定的《臺風型風力發電機組》國家標準占據其一。
《臺風型風力發電機組》國家標準是國內第一部針對臺風地區風電開發的國家標準,也是國際上第一部用于臺風環境下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產品規范,填補了風電行業在臺風特殊風況環境下“無標可依”的空白。該標準實現了設計安全性和制造經濟性的最佳匹配,解決了受熱帶氣旋(臺風)影響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安全風險,降低了臺風地區的風電開發成本,拓展了風能大規模利用范圍,使得利用臺風發電變得安全、經濟、高效,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依據該標準采用抗臺風設計的風電機組在臺風災害下均未造成破壞,為我國臺風區域的風電開發掃清了障礙,對臺風地區的風電發展增長貢獻率超過30%,在沿海和海上風電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此次浙江省標準化領域最高獎項的授予,既肯定了運達風電在標準化工作中的創新和貢獻,也激勵著運達風電繼續當好浙江省標準化工作的排頭兵,將創新成果轉化提升為先進標準,助力浙江省打造標準新優勢。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