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電的智能化進程
對家電來說,其實AI算是終極進化目標。家電的智能化進程,大抵經歷了如下階段。
第一階段:孤立的APP,簡陋的聯機功能
這個階段,實際上不能算作智能。無非就是把原有的物理按鍵,模擬到手機上,用屏幕上的虛擬按鈕來同步按鍵功能。
如今看來,當年有些產品所謂的智能化,其實蠻傻的,為了控制一臺家電,就要安裝一個獨立的APP,而有些APP的功能,甚至就只能實現開關機這一個動作。浪費資源不說,有掏出手機的功夫,也足以走到產品面前,按下按鍵了。但對于極客,"酷"就對了,不用考慮合理性。
簡單來說,這一階段的智能,僅僅是實現了物聯,但體驗性遠遠不足。
第二階段:平臺整合,語音控制
一些整合型平臺出現,比如米家、蘋果Home Assistant、美的美居、阿里智能、京東智能等等,設計出一定的復用規則,用一款APP、一個平臺就能連接很多款家電,整合成體系化的全屋智能。
另外,起初以各種智能音箱為介質,后來又在很多家電直接內置,通過語音口令,可以喚醒一些家電,發出動作指令。"動口"肯定比"動手"更容易,智能化上了一個臺階。
第三階段:AI智慧
不管是動口還是動手,邏輯判斷還是由人腦來進行,發送給機器接收的信號已經是明確的指令。但AI不同,機器會學習,會觀察,能直接參與部分判斷,取代人腦的部分職能。
至此,AI家電終成。舉幾個例子:
冰箱:傳統冰箱只能手動設置溫度,而AI冰箱能夠采集環境室溫以及放入的食材溫度,智能判斷應該把冷藏冷凍溫度調節到多少,然后就自行調節,不需要人工干預。
洗衣機:傳統洗衣機,只能人為判斷洗一組衣物,需要什么檔位,多長時間,加多少洗衣劑。而AI洗衣機,能偵測清洗水流的濁度,來反算衣物是否已經洗滌干凈,然后自行調節洗衣的力度、時長,以及洗衣劑的添加量。
以下內容劃重點:
2、煙機灶的AI邏輯
而在廚房剛需電器---煙機灶這個家電的分支領域,AI能達到什么程度呢?代表產品又是什么樣子呢?這,就是本文要拆解的對象
先回顧一下,普通的煙機灶如何工作。
第一步,打開灶具點火開關,放上鍋具。
第二步,打開油煙機,選擇合適風量檔位。
第三步,炒菜。
第四步,出鍋,關火。
第五步,關油煙機。
理論上,在炒菜中途,需要人為判斷煙霧的濃度,然后實時調節煙機檔位。但實際上,很多用戶,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直接開最大風檔,一路到底,因為害怕煙霧擴散,弄臟廚房墻壁和吊頂。整個炒菜的過程中,風機轟鳴,噪音吵得人很煩躁,但也只能接受。
但AI煙機灶,在深入研究了油煙機和灶具的協同工作流程之后,加入了AI智能聯動的控制邏輯。
當打開灶具點火開關的瞬間,觸發RF聯動信號,風機自動開啟。
燒菜中途,借助IR傳感技術,煙機能夠判斷出煙霧濃度大小,然后實時調節煙機風量,煙大則風大,煙小則風小,類似于空調的變頻動作,一方面節省電能,一方面降低噪音,提高炒菜過程的愉悅感、舒適度,更會愛上廚房生活。
炒菜完畢,關火之后,煙機繼續工作,探測煙霧濃度。一直到檢測不到煙霧為止,煙機自動關閉風機,整個工作流完成。
整個炒菜的過程,只有點火、關火這2個動作,而中間的步驟,都被全面智能化,機器全程自行觀察、判斷、計算和執行。這,就是真正的AI。
3、拋開AI說說煙機灶本體
灶具的火力系統表現優秀,能夠瞬間點火,借助立體進風結構、混合進氣體系和高效直噴噴嘴的協同,火型攏聚,火力澎湃,達到5.0kw,加熱效率高,節省燃氣。
火力調節采用阻尼精控旋鈕,實現7檔位精準控制,滿足烹飪的多元化需求。
針對蒸煮和慢燉的場景,加入了雙灶定時功能,到時間自動熄火并切斷氣源,不用時時操心,盡管放手去做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