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被通報的產品類別位于前三的分別是:“服裝、紡織品和服飾”(547例,占27%),緊隨其后的是“玩具”(429例,占21%)和“電子電器”(173例,8%),這三類產品在通過rapex發布的所有通報中占了一半以上(56%)。
2013年,通過rapex系統發布的所有通報中,有63.21%(1285例)的通報產品的原產國為中國(含香港、臺灣),較2012年增長了15.14%,其中因違反歐盟reach法規而被通報的案例為200例,占化學危險類型的42.37%,較2012年增長了11.73%,涉及中國產品的通報數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中國制造的消費品大量涌入歐洲市場。不同產地的產品通常都會針對該產品類別相關的風險或典型危害,依據同樣嚴格的安全要求進行檢驗。
2013年rapex通報的中國產品中,玩具位于被通報量第一,共388例,占中國被通報產品的30.19%,較2012年增長了16.87%。其中choking(嗆噎)為主要的危險類型,主要是因為玩具中存在易脫落的小部件易被兒童誤食造成嗆噎危險。chemical(化學)為次要危險類型,通常與鄰苯二甲酸酯、鉛及其他重金屬等化學物質含量超標有關。此外還有injuries(人身傷害)和microbilogical(微生物)等風險。應當注意的是,有些rapex通報涉及的產品不止一種風險。例如,玩具上的小部件會帶來嗆噎風險,同時其限制物質含量超標又會產生化學風險。因此,通報的風險總數要高于通報總數。
服裝、紡織品和服飾被通報量位居第二,共308例,占所有中國被通報的產品的23.97%。其中strangulation(勒死)為主要危險類型,此危險多是因童裝的系帶、功能性抽繩的安全問題,具體體現在系繩的長度不適、部分系繩彈性大容易反彈、系繩不固定可自由拉扯等使兒童產生纏繞、勒傷等主要危險;injuries(人身傷害)為第二危險類型,主要是頸部,背部和腰部的繩帶設計違反了歐盟國家針對兒童服裝繩帶的安全要求(en 14682),此外,chemical(化學)危害中的六價鉻、偶氮和鎳釋放超標占的比重也不容小覷。
電子電器產品被通報量位居第三,共145例,占所有通報中國產品的11.28%。通報原因主要為electric shock(觸電)危險,主要是由于變壓器的電路絕緣性不佳,主次電路之間的爬電距離和電氣間隙不足,導致帶電部件被人體觸及從而發生觸電,違反了歐盟低電壓(lvd)指令和en 61347和en60598標準等;此外還有著火、灼傷等風險。
《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2009/48/ec化學部分于2013年7月20日正式實施,該指令不僅對玩具的物理、機械、化學性能均提出了嚴格要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en 71-3:2013新標準刪除了元素各自分析校正因子的應用,這說明按照之前的測試方法若測試值超出標準要求的限值,但通過校正因子調整后符合規定限值要求的情況將不復存在,這在暗中就顯著提高了對產品中重金屬元素的要求;en 71-3:2013另一個變化比較大的是新增了玩具安全第十二部分:n-亞硝胺和n-亞硝基類物質,旨在控制供36個月以下兒童用玩具或其他可以放入到口中的玩具中這兩類物質的含量。
近幾年,服裝、紡織品和服飾的rapex通報數量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為各國監管機構加大了市場監管力度,特別是歐盟成員國針對兒童服裝的線繩和拉帶采取的聯合市場監管專項活動。因為無論是歐盟還是美國,兒童服飾被召回的原因往往是其繩帶安全,小部件以及阻燃方面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尤其是繩帶安全問題,廠家是可以通過改變服飾造型等比較方便的措施來避免較長抽繩的存在,只要廠商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相信因為繩帶安全而造成的召回會顯著減少。導致該類產品存在大量違規情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歐洲委員會增加了皮革產品中六價鉻的管控。六價鉻禁令監管的皮革涉及服裝、鞋帽、玩具等,是我國重點出口產品,據悉,目前皮革制品出口已躍居輕工行業首位。這些產品都與人體有不同程度的接觸,若長時間使用,加之手套、鞋類等穿著時出汗將增加六價鉻從皮革中析出進入皮膚的風險,從而引起不適。這證明各成員國針對風險采取的集體措施和監管行動中,對于某類產品聯合實行優先處理措施,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從而找出可能危害消費者的危險產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理念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服裝的要求不僅僅是保暖、舒適、時尚,還加上了環保、健康等元素。這就意味著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紡織品的加工和生產。生態紡織品目前已成為國際紡織品貿易的主流導向,成為經濟發達國家利用綠色壁壘限制進口的主要手段。這對我國的服裝生產商、外貿公司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嚴峻的挑戰。為了使我國服裝業與國際市場盡快接軌并占有領先地位,了解生態紡織品的有關標準,加強生態紡織品保準化,重視紡織品生態安全的檢測,已成為我國紡織品行業面對挑戰、增強競爭能力的必然選擇。
為了更好促進我國玩具、生態紡織品等行業的發展,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品法規服務商,瑞旭技術公司建議企業應當密切關注國際上相關玩具和紡織品等行業的法規動態,緊跟國際玩具和生態紡織品等行業檢測技術的潮流,注重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及時制定新標準,修訂、改進現有標準,不斷充實完善我國生態紡織品標準體系,同時關注歐盟rapex通報信息,嚴格按照出口國的標準對產品進行自檢,從而全面提升我國玩具和紡織等產品的生態質量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新聞鏈接 2013年,歐盟非食用消費品快速通報系統(rapex)共通報不合格產品2033例,較2012年增加了4.8%,主要通報產品類型為:紡織服裝/時尚配件、玩具、電子電器、機動車、兒童產品及兒童護理品、燈串、休閑設備等。
來源:中國國門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