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安全嗎?充電基礎設施事故初顯
2018-07-28 11:05 來源: 盈能量安全充電站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電動汽車安全嗎?當多起自燃事故見諸報端時,人們不禁有此疑問;電動汽車需要經常充電,充電設施安全嗎?答案恐怕也不是絕對的。3月3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了《關于開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4~6月,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專項檢查,重點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企業以及相關充換電設施進行檢查,包括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安全管理、設備設施及監控系統安全運行、建設標準執行等情況。
背景:基礎設施上規模事故初顯
以往人們談得比較多的是電動汽車的安全,此時出臺《通知》還是讓人感到有些唐突,為什么要專門針對充電基礎設施進行一次國家層面的安全檢查呢?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認為,這與之前發生的多起電動汽車、混動汽車以及充電設施發生起火事故關系密切。早在2015年8月6日,工信部就已發布《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按舜螜z查可以看作是之前工作的延續。”陳全世說。
在以往發生的電動汽車事故中,有多起與充電有關。比如,2013年6月,香港一名的士司機在使用充電設備為車輛充電時,發生輕微爆炸,整個充電器被燒毀,幸無人員傷亡。事后當事企業對事故原因歸結為電網至充電盒連接點松動導致等效阻抗過大引起過熱。為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企業采取了后續預防措施:一是技術人員立即對其他壁掛式充電盒進行安全檢查;二是完善充電盒安裝、操作規程,加強充電設備檢修排查。
一年之后,深圳也發生車輛充電著火事故。2015年4月26日下午,深圳灣口岸中國普天力能充電站內,一輛電動大巴在充電時起火,火災造成車輛嚴重損毀,所幸無人員傷亡。專家組調查后確定事故原因是,車輛動力電池充滿電后,仍然過充72分鐘,過充電量58kwh,造成多個電池箱先后發生熱失控,進而造成電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導致火災。
陳全世向記者表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瘋狂增長及充電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已為安全埋下了隱患,為避免事故再次發生,有必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安全檢查。
要求:監管運營落實責任
在上述背景下,此次國家能源局主導的專項檢查就顯得非常及時?!锻ㄖ酚忻鞔_的時間表:4月,企業自查自糾;5月,地區組織抽查;6月,國家組織抽查。
企業自查涉及4類5項共42個檢查要點,其中27個要點為各單位必須檢查項目;15個要點為根據實際情況需調查、了解現狀的項目。27個必查項目分別涉及充電運營企業的安全生產體系建設、運行操作管理的規范化、充電設施運行實時監控及故障處理機制、保障充電設備電氣安全、充換電站建設及驗收標準及充電設備標準執行情況等。
按照《通知》要求,首先要檢查安全責任落實和安全管理情況。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建立情況包括,組織機構落實情況、管理職責落實情況、是否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和協調工作、是否能夠督促安全事件及相關故障整改及安全監控建設情況。
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指運行管理與運維保障,檢查的具體內容包括日常安全運行管理及人員經費落實情況;是否建立起預防為主的應急處置措施;電氣設備隱患排查及故障維修管理工作是否落到實處;是否建立充電設施運行實時監控系統及故障處理機制。
其次,檢查設備設施安全運行情況,主要包括各類設備電氣安全及保護功能是否處于良好狀態;消防及防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充電設施故障檢測報警保護功能是否有效,并能開展數據分析和建議。
此外,建設標準執行情況也是此次檢查的重要環節,其中包括充換電站建設及驗收標準、充電設備執行標準等。
可見,《通知》規定非常具體、細致,涉及到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的方方面面,對于重視不夠的企業起到警示作用;對于管理措施完善的企業起到進一步提升管理規范作用。
社會在不斷進步的同時,除了依靠知識的力量來提升安全意識,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從根本意識上提高認識,配合響應國家政策和遵守法律法規,這樣才能長效久安的形成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基礎。廣大企業界更是應該發揮科技的力量,研發出更多高智能、物聯網的充電站充電樁設備,為人民群眾生活保駕護航。盈能量(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等更要發揮領頭企業的表率作用,讓科技服務民生,保障社會安全穩定。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