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器人是一種機器,是機器人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是一種可由不同程序軟件控制,以適應各種作業,能感覺并適應作物種類或環境變化,有檢測(如視覺等)和演算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無人自動操作機械。
農業機器人出現后,發展很快,許多國家在農業機器人的研制和發展,出現了多種類型農業機器人。目前日本居于世界各國之首。在進入21世紀以后,新型多功能農業機器人得到日益廣泛地應用,智能化機器人也會在廣闊的田野上越來越多地代替手工完成各種農活,第二次農業革命將深入發展。。區別于工業機器人,是一種新型多功能農業機械。農業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農業勞動方式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力,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農業機器人的歷史分為兩個階段,2000年以前農業機器人是機械電器自動化設備,2000年以后是加入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新技術的自動化設備。
2000年之前
1794年,eli whitney發明了軋棉機,軋棉機能夠快速把棉花纖維和棉花種子分離,當年一臺機器每天生產45斤干凈的棉花,相當于上百個勞動力小時,使棉花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1827年,edwin budding發明了割草機,代替了鐮刀。
1834年,cyrus hall mccormick發明了收割機,并申請了專利,建設工廠生產和銷售收割機,成為那時候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
1917年,henry ford引進了fordson拖拉機,這是第一種大規模生產的拖拉機。
1918年,carl gustav創造了第一臺商用的擠奶機。
1979年,剪羊毛機誕生,消除了單調的剪羊毛工作。
2000年至今
2007年掃描果實并收集土壤、種子數據的ag tracker被發明出來。
2012年能夠在植物育苗室內移動盆栽樹苗的機器人——收獲運輸車hv-100被研發出來,同年能夠除去生菜土地里多余種子的生菜機器人lettuce bot誕生,2012年還誕生了剪除或者栽培葡萄藤的wall-ye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收集土壤健康狀況和葡萄庫存的數據。
2013年采摘草莓的機器人出生,該機器人使用兩個數碼相機來拍攝草莓的顏色,判斷草莓的成熟程度,并且采摘已熟的草莓。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