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產業具有規模體量大、消費帶動強、產業覆蓋廣的特點。2021年,家電、家具、照明電器、五金制品四個重點行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達萬億元,占輕工業比重近20%。房地產作為家居行業的上游產業,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家居行業的走向,因此兩者關系一直緊密不可分割。在地產高速發展時期,房企與家居龍頭企業在相互的跨界合作早已經紛紛開啟。
地產龍頭企業布局家居板塊
2016年恒大在河南蘭考建立恒大家居聯盟產業園,打造“地產+家具+家電+建材”的新型商業模式,吸引國內一線品牌企業集中入駐。包括索菲亞、曲美家居、頂固集創、喜臨門、聯邦家私、仁豪家居、森堡家私等等參與其中。但由于恒大自身的問題,這些合作事實上并沒有為家居公司帶來收入與利潤上的大幅增長。
2020年,碧桂園頻繁地出手投資家裝建材企業。先后投資帝歐家居、蒙娜麗莎、惠達衛浴、現代筑美等;2022年7月,碧桂園筑美家居攜整家定制新戰略亮相中國建博會,全面推進c端市場。碧桂園集團每年近百萬套的新房交付,以及450萬老業主所衍生的舊房翻新需求,為筑美家居提供了一個每年千億級的家居大市場。
此外,寶能地產也在2020年總投資21億元建設寶能智能家居及裝配式建筑產業園項目,主要打造智能家居、廚衛一體化、幕墻智能門窗及裝配式建筑四個產業板塊。
對于部分中國房地產企業來說,家居建材行業儼然已經成為其戰略重點板塊之一。雖然整體上來看,跨界進入家居板塊的房地產企業并不多,且由于但這一系列操作顯現了房地產企業對家居建材行業的重視程度。
家居企業尋求地產跨界合作
與房企相對應的,家居企業的前瞻者也在積極動作。2020年東方雨虹、皮阿諾、康力電梯、歐普照明等家居企業積極投資保利地產、碧桂園,甚至與兩大地產巨頭成立合資公司,被解讀屬于家居企業產業型戰略投資,是公司拓展思路、產業鏈合作創新的探索和嘗試。是幾個家居企業聯合產業資本方—保利資本與碧桂園創投共同布局地產產業鏈生態圈,同時將與產業鏈成熟上市公司積極合作,以基金投資為紐帶,合力打造地產開發平臺與產業供應鏈的b端新型互補發展戰略。
地產行業下行周期,家居行業逆勢上揚
2021年以后地產行業下行,房企經營業績下滑。家居行業中大部分企業的大宗業務也逐漸受到波及。與房企有大宗業務的家居企業普遍遭遇困境,影響了家居企業的正常經營態。當前參與房企的大宗業務似乎成為一塊燙手山芋,讓不少家居企業“退避三舍”。但從家居行業整體來看,地產行業的頹勢對家居行業影響相對較小,據統計2022年1-6月規模以上家居賣場實現的銷售額達到了億元,同比上漲,達到5年以來的最高值。
同時根據行業統計,家居消費是居民在汽車以外最大的消費板塊,與房地產市場下行現狀不同,中國家居零售市場的“紅利期”剛剛開始,未來預計零售額有望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長。從地產端看隨著精裝房市場的逐漸擴大,其與家居企業的合作逐漸趨向縱深。但從兩大行業當前表現看,地產與家居行業的跨界探索才剛剛開始,遠遠沒有達到成熟。
政策加持,家居行業迎來房企合作新時代
2022年8月8日,工信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提出夯實產業基礎、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推進培優育強、擴大優質供給、加大應用推廣等五個方面13項任務。
《行動方案》著重提出,鼓勵家居企業與房地產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科技住宅等居住空間智能化解決方案,推動家庭安防、智慧廚房、智能睡眠、健康衛浴等更多智能家居場景落地。
源起于兩大行業、企業自發需求,由地產主導的家居與地產跨界告一段落,未來以家居為主導的新融合將迎來時代的開啟。
總規模超過4萬億的家居產業,未來對于拉動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產業鏈優化完善,企業的快速發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家居企業與地產企業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提振行業發展信心,營造地產與家居企業進一步加深合作的有利環境;另一方面鼓勵企業通過優化市場供給結構,開發適應多層次、多樣化、多場景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促進供給需求高效銜接、產業成果充分共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同時可以將家居產業融合化、智能化、健康化、綠色化趨勢前端植入到地產開發的各個環節中去,解決傳統地產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創新引領不足、質量精細化水平不高、智能化發展不充分等問題。
當前萬科、摩恩、樂家、箭牌聯合開發智能坐便器;萬科、柏廚、優菲、艾力威爾、摩恩、創維、歐派聯合開發美妝冰箱等都是家居企業與地產企業深度合作共創下推出的……
奧維云網認為:未來精裝修產品的發展方向是聯動全行業資源促進研發,打造強勢的產品力。而解決客戶痛點,滿足客戶需求,從工程端反向打造好產品(尺寸、外觀、功能、定價等方面),改變以往傳統路徑,從工程端前沿產品配套再到推向零售市場普及,領先行業一步產品,改變同類產品價格競爭惡性循環,將是最有效的通路。上升到企業層面,家居企業與房企的深度合作,基于客戶需求的共研共建將成大勢所趨。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