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榜單中的中國品牌總價值同比增長47%,是美國品牌群體增速的2倍以上。立信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顧春曉認為,中國品牌群體價值的增長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必然結果,而經濟的增長離不開稅收政策的引導和助力。近年來,結構性減稅、稅收鼓勵創新和稅收助力國家戰略等財稅政策杠桿,為我國經濟的優質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持,有助于提高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價值。
某大型企業稅務負責人馬女士告訴記者,中國品牌走向世界不是沒有目的地橫沖直撞,而是緊跟著國家政策的步伐。據馬女士介紹,她所在的企業現在主要從事物流行業,但并沒有簡單定位成物流企業,而是致力于以物流服務為基礎,借助科學技術的創新,打造成為多元化的企業。馬女士說,作出這樣的定位,就是因為他們關注到國家在科技創新、技術研發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企業品牌價值增長的背后,稅收政策‘指揮棒’的作用不可小覷。”馬女士說。
記者注意到,京東集團不僅在今年首次登上100強榜單,同時也是價值增長最快的品牌,同比提高94%。京東集團稅務管理部負責人張愛華告訴記者,企業財稅管理與創新會對企業品牌價值增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京東集團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稅務管理架構和體系,并在積極探索稅務管理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在支持各項經營業務順利合規開展的同時,還專門成立了財稅和商事創新部門,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發票管理的痛點,推動電子發票的應用和推廣。同時,上線京東pop電子發票服務平臺,以共享服務模式幫助中小商家以更低的成本上線電子發票,年成本節約數億元。另外,為商家和合作伙伴提供電子工商等一系列創新服務和一站式解決方案,這些都為京東品牌加分不少。
盡管中國品牌群體的價值增長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從數量上看,美國品牌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中國企業的品牌價值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對此,中瑞稅務師事務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魏斌建議通過稅收政策支持,更好地助力中國企業品牌的增值。他表示,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去年末發布的《關于完善企業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84號)中,明確規定在現行分國抵免法的基礎上,增加綜合抵免法,同時適當擴大了抵免層級,這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制度保障,廣受企業好評。今后,應該認真分析這類支持政策與企業品牌價值增長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現行政策,出臺符合企業發展趨勢的新政策。
顧春曉認為,目前我國“走出去”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投資范圍越來越廣,遇到新問題不可避免。基于此,稅務機關一方面應該不斷優化跨境稅收服務的專業化水平,更好地幫助企業化解境外投資過程中遇到的稅收問題;另一方面應該著力研究實踐中出現的前瞻性問題,做好必要的政策儲備和稅收管理準備。
在實踐中,企業品牌與利潤分配的關系問題,就是一個很具有前瞻性的問題。企業品牌作為重要的無形資產,在全球利潤分配中占據多大的分量,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稅收在不同國家(地區)的分配,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科信鵬富(北京)商務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合伙人張艷告訴記者,如果單純從學術角度分析企業的價值貢獻,建議在成本節約和市場溢價因素的調整上更加保守些——畢竟跨國資源的流動配置本質上是由市場經濟“無形的手”操縱的,過多采用經濟分析的手段人為調整,會產生比較大的爭議。
張艷表示,在中國的稅收實踐中,稅務機關采用利潤分割法確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利潤貢獻時,會結合實際情況考慮關聯交易各方對價值作出的貢獻,并將利潤在各方之間分配。其中,品牌價值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未來,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數量增多,如何更加科學、合理地評估品牌價值在利潤分配中的分量,并與國際社會達成共識,值得學術界、稅務機關、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認真研究。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