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常常被看作是反映現實、預測未來的一面鏡子,對于千變萬化的家電技術而言更是如此。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國家庭中的家電三大件無非是彩電、冰箱、洗衣機,很少有人將現代家庭生活中使用率極高的吸油煙機列入其中。究其原因,與吸油煙機早期的技術不成熟、市場發展緩慢有很大關系,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吸油煙機在家電歷史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家庭廚房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吸油煙機的技術發展史也正是中國家庭不斷追求品質生活的演變史。
吸油煙機從八十年代進入我國已走過三十個年頭。在這三十年中,吸油煙機同彩電、冰箱等傳統大家電產品一樣,經歷了從單純的技術引進、模仿到自主開發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最初階段: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是吸油煙機的技術摸索期。1984年7月,上海桅燈廠根據臺灣生產的吸油煙機樣機試制成功了我國**臺外排式吸油煙機,同年12月投入生產,當年產量為629臺。此后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到研發吸油煙機的隊伍中來,其中老板、櫻花等成為首批投身中國吸油煙機行業的代表企業。老板在此期間研制出國內**臺家用吸油煙機,1988年,國內首臺BOSSPY-1單孔托排油煙機隆重上市,1989年,又推出了BOSSPY-3雙孔托排油煙機,這在當時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產品。
這一時期的吸油煙機采用直排式、短油道渦輪風葉的油煙機結構,只強調具有一定的吸排煙效果即可。大部分廠家以生產機殼垂直高度較低的薄型機,吸排煙效果十分有限。
吸油煙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驅動電機使風輪作高速旋轉,在爐灶上方一定的空間范圍形成負壓區,將室內的油煙氣體吸入煙機內部,經過油網過濾實現初次油煙分離。分離后的油煙進入煙機風道內部,通過渦輪的旋轉對油煙氣體再進行第二次油煙分離,風柜中的油煙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油霧凝集成油滴,通過油路收集到油杯,凈化后的煙氣最后沿固定的通路排出。吸油煙機的吸力大小和對油煙的分離效果將直接影響吸油煙機的工作效率,而薄型吸油煙機無法滿足中國烹飪油煙大的特性。
第二階段是技術成熟期。1998年,老板推出了國內首臺免拆洗深柜型油煙機,是吸油煙機產業技術發展的開創性標志,在解決油罩滴油和油煙分離問題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迎來了中國吸油煙機的免拆洗時代。免拆洗技術主要針對油網分離過濾系統,機體內部通過采用不粘油材質處理等技術體系,確保機體內部的長久潔凈,簡化了消費者日常繁瑣的清潔工作。在這一階段后期,有品牌提出過諸如自動清洗概念、后免拆洗概念,但未能得到市場的肯定。經過主流品牌的共同努力,時至今日,免拆洗依然是吸油煙機行業各大品牌技術攻關的方向之一。
伴隨著免拆洗技術的出現,半深型、深型機殼造型成為九十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吸油煙機*主流的外觀形式。在機體材質方面,也從早期的冷軋鋼板噴涂塑料升級為不銹鋼和塑料材質。2003年,歐式免拆洗吸油煙機開始進入廣大消費者的視野。歐式吸油煙機在外觀上更加美觀、時尚,比較適合油煙量較小、廚房空間較為寬敞的環境使用。由于我國家庭多采用公共煙道,如果排煙管較長或接到公共煙道中,則排煙壓力損失很大,這樣就需要更大的風壓,才能保證將煙氣排出,但這一時期的吸油煙機并不能很好地解決風壓與風量的*大化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