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醋產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市面上山西老陳醋95%都是勾兌醋,只要配料表里有苯甲酸鈉,就可以斷定不是久放不腐的正宗老陳醋。事實上,和傳統釀造方法采用高粱、大米、糯米、麩皮等糧食為原料不同,勾兌醋只要醋精和水,就能調出一瓶酸醋。醋精本身不含營養成分,勾兌比例掌握不好,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記者昨天走訪申城市場后發現,鎮江香醋和山西老陳醋占領大部分食用醋市場,即使很多食醋在包裝上都打著古法釀制,但其中有半數標明添加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
勾兌醋占據消費主流
王建忠透露,目前市面上的勾兌醋分兩種,一種是冰醋酸勾兌,一種是加苯甲酸鈉防腐添加劑,放添加劑的占95%,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純釀的6度老陳醋不多。
據介紹,正規液態醋制造時先要對大米等原材料高溫酒化然后醋化,再經過28天發酵。如果是山西陳醋的話,還要有兩三個月到一年的沉淀。但用冰醋酸或醋精勾兌完全不需要發酵,只要一天甚至更短時間就能完成生產。
但這樣的勾兌醋卻一定離不開防腐劑苯甲酸鈉。王建忠說,只要“山西老陳醋”的成分里含苯甲酸鈉,就可以斷定不是老陳醋。“老陳醋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劑,取消保質期,久放不腐,這是山西老陳醋的根本。”
國標同意生產勾兌醋
歷經千年的古法制醋為何成了“化學產業”?業內人士表示,除勾兌醋成本較低外,國家允許調味醋生產,并制定了國家標準。
2000年,我國出臺的配制食醋國家標準規定,配制食醋必須是以釀造食醋為主體,與食用冰醋酸、食品添加劑混合配制而成的調味醋。
標準強調,企業在生產配制醋時不得使用工業冰醋酸。但因為利益驅使,這一禁令并沒有多少限制效果。據介紹,現在很多廠商生產的配制食醋都是直接由冰醋酸、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還有廠家選用的冰醋酸也是工業用冰醋酸,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可怕的是,企業到底使用的是食用冰醋酸還是工業用冰醋酸,目前的技術無法鑒定。“配制食醋中釀造食醋的比例(以醋酸計)不得小于50%”的規定也形同虛設,有關部門至今沒有對配制食醋和釀造食醋給出明確鑒定辦法,企業在生產配制醋時,是否加入不小于50%的醋酸根本無法鑒定。
對此不少網友質疑,食醋也走上了乳業老路,由低標準引發了整個行業的低質量。“明明食醋就應該用純糧食來釀造,但在低端國標面前,流傳千年的健康調料竟可以用醋酸調配,這不是做好空子讓企業鉆嗎?!”
滬上食醋半數添加苯甲酸鈉
記者昨天走訪滬上超市,在貨架上的30余種食醋中,鎮江香醋占據大半,其次是山西老陳醋和各種健康醋、調味醋。但在配料表中,有半數食醋標出添加苯甲酸鈉,鎮江香醋則基本都用“炒米色”調色。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苯甲酸鈉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國均被廣泛使用。近年來對其毒性的顧慮使得它的應用受限,有些國家如日本已經停止生產苯甲酸鈉,并對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在調味品專柜,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添加了食糖、食鹽、炒米色等,就是勾兌醋,苯甲酸鈉更不在話下。“100%純正的食醋是不會添加任何東西的,只要用高粱、小麥(2578,-31.00,-1.19%)、糯米等糧食來發酵就可以。”她指著一瓶山西老陳醋的配料表說,這瓶醋的原料只有各種糧食和水,酸度高達6%以上,是正宗釀制醋,價格也高達14.7元,幾乎是其他食醋的兩倍。
記者隨后翻看了其他食醋配量表,不少在瓶身上印著“古法釀制”廣告詞的食醋都名不副實,超過半數添加了苯甲酸鈉,絕大部分則有糖、鹽等配料,鎮江香醋則全部加入炒米色,只有一瓶白醋表明自己的“身份”是“配置食醋”,其配料為釀造食醋和水,并添加了食用醋酸,一瓶只要四五元。
建議買食醋看準“純釀造”
專家建議消費者盡量購買釀制醋,其中酸度越高越好。“勾兌醋或稱‘配制醋’是可以銷售的,但前提是用食品級的醋酸來勾兌,添加劑和雜質都不能超標,要明白注明是配制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表示,如果用非食品用的工業乙酸來勾兌,那就不是食品質量問題了,而是違法犯罪行為。如果冒充釀造醋,則是欺騙消費者。對于苯甲酸鈉,消費者不用過度擔心,醋類產品含苯甲酸鈉是正常的。“醬油和醋基本都要加防腐劑,因為它們開封后不能像飲料那樣一次喝完,又不能在冰箱里保存。
她表示,釀造陳醋除了乙酸,還含有可溶性糖、氨基酸、鈣、鐵、鋅、多種b族維生素,營養價值較高,勾兌的沒有這種營養價值。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食醋時,一定要看清瓶子上寫著“純釀造”字樣。如果沒有寫“釀造”兩個字,就意味著是勾兌的。此外,買時搖一搖,質地濃厚的食醋好過透明的,味道柔和醇厚的也是上品,貴一點的品牌醋也會更有保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