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日正式發布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加強對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的食品安全管理,并對餐廚廢棄物、食品添加劑管理等提出具體要求。
根據《規范》,餐飲服務單位須建立從業人員健康晨檢制度、備案公示制度、餐廚廢棄物處置制度和食品安全應急防范制度,加強對有關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主動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例如,應明確規定自制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
在餐廚廢棄物管理方面,《規范》要求,“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將餐廚廢棄物分類放置,做到日產日清”,“餐廚廢棄物應經由相關部門許可或備案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單位或個人處理。餐飲服務提供者應與處置單位或個人簽訂合同,并索取其經營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建立餐廚廢棄物處置臺賬,詳細記錄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定期向監管部門報告”。
同時,根據《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應達到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和專柜保存的要求。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超過100人的一次性聚餐,餐飲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食品應留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