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威海中心漁港,滿載鮮魚的漁船歸港卸魚。
昨日12時,為期3個月的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全市5700余艘捕撈漁船紛紛駛入大海進行捕撈作業。記者兵分三路,來到威海中心漁港、榮成石島漁港、乳山南泓和乳山口漁港,目睹了漁民們出海前最后的忙碌、出海時的興奮及收獲第一網的喜悅。
市區:魚蝦滿倉收獲頗豐
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中心漁港碼頭時,部分小馬力漁船已經返航,回來的漁船幾乎都是魚蝦滿艙,一些魚販早已在碼頭翹首以盼。一位姓劉的魚販告訴記者,開海第一天,他想多收一些海鮮,然后將這些海鮮及時運進市場賣個好價錢。據一名55馬力漁船的船主張先生介紹,昨日他們的收獲不錯,幾次下網就捕撈了50多斤巴蛸,還有30多斤爬蝦等其他新鮮海鮮。“飯店的人等著要呢,有家飯店早就跟我定好要把我捕撈的海鮮都包了,所以要盡早回來。”張先生說。下午5時30分,一艘300馬力的漁船停靠岸邊,船上有600多箱鲅魚。“這一趟出去漁情很不錯。”該船船東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昨日,市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我市積極推動漁船安裝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建設,60馬力或船長12米以上的大中型漁船ais船載終端的安裝率達到100%,100馬力以上捕撈漁船救生筏配備率達到100%,大大提高了我省海洋捕撈漁船的安全生產能力。由于嚴格實施伏季休漁制度和我省在黃渤海區連續多年開展大規模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我省近海漁業資源獲得休養生息,對蝦、海蜇、梭子蟹等一些經濟品種資源量明顯回升,大部分漁民都將有一個好收成。
榮成:漁船拔錨千帆競發
臨近中午,榮成石島漁港內“隆隆”聲四起,不少漁船開始發動機器,不少船員流露出十分興奮的表情,尤其是首次上船的船員們。
來自濰坊的李峰是兩天前剛上船的新船員,帶著一副金絲眼鏡的他看起來文質彬彬,但魁梧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活潑外向的性格,卻令他與地地道道的漁家漢子差不了哪去,也讓他很快與其他船員打成一片。他一邊解著纜繩,一邊笑著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當船員,是因為船員工資對他有誘惑。
記者了解到,與上半年船員難招的境況相比,現在的船員比較好找,一個很直接的原因是船員工資大幅度上漲。據船主劉先生介紹,去年下半年普通船員的工資在3萬左右,而今年都漲到了4萬多。目前,他船上有70%左右的船員都是新招的。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