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湯料究竟是用什么做的?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明確規定,自制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近日,記者連續走訪島城多家火鍋店,發現有的火鍋店還稱不知道此規范,有的火鍋店已經開始公示,但公示內容晦澀難懂。
公示“鍋底”看不懂
“川香麻辣鍋中含有谷氨酸鈉小于千分之二、增味劑小于千分之一。”9月3日,記者來到閩江路上的翠峰苑火鍋店,一進門就發現店內張貼著放心食品公示牌,上面是自制火鍋底料、調料、酸梅汁成分表,包括所用添加劑成分的名稱和含量。幾乎每個進店的顧客,都會駐足觀看一下,不過對于里面的內容,不少人很疑惑,根本看不懂。
店長于先生告訴記者:“店里公示食品添加劑已經有段時間了,來就餐的客人都很關注。不過,由于紙張版面所限,我們不可能給各種添加劑做詳細解釋,但能保證火鍋里的添加劑符合安全標準”。
在天府老媽閩江路店,記者在前臺右側墻上,發現貼著一張淺綠色的青島市食品添加劑公示單。據該店的張店長介紹,國家一出政策,店里就把火鍋底料食品添加劑公示了。
不過,記者發現,公示單的字體顏色不清晰,很難讓人看清具體內容。正在吃火鍋的劉女士說:“如果能在每張餐桌上都貼一張,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其實,我也不會去研究火鍋湯料里究竟有哪些添加劑,可店家把食品添加劑給公示出來,就說明他們還算坦誠的,吃得比較放心”。
有些火鍋店還沒公示
記者隨后來到閩江路上一家名為“山城火鍋”的火鍋店,向服務員詢問店里有沒有公示火鍋底料內容,服務員說:“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規定啊,我們的火鍋也沒有什么添加劑,顧客可以放心吃。”
此外,閩江路上的四川仁火鍋店也沒有公示添加劑,杜店長表示,他們正在制訂公示的相關內容,一周之內,顧客就可以在店內看到火鍋底料、酸梅湯等飲料的添加劑公示單。“公示是件好事,消費者也吃得放心,對火鍋店也更信任,我們很支持這種做法。”杜店長說。
市南區烹飪協會姜志杰秘書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食品添加劑量化公示可以使老百姓就餐時能夠吃得更放心,同時也能夠使經營者更注重職業道德,使餐飲業規范運作,商家應該更主動一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