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布對瓶(桶)裝飲用水質量抽查結果,其中6種飲用水被檢測出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溴酸鹽”,哈藥六廠等知名企業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內蒙古“景友”沙漠優質水榜上有名,令人震驚。
弱堿水、沙漠水、富氧水、冰川水——各類企業近年來紛紛搶灘飲用水市場,名目新奇的“概念水”不斷涌現,讓消費者一頭霧水。為揭開飲用水市場內幕,記者追蹤調查了內蒙古“景友”沙漠水生產企業,所見所聞令人憂慮。
溴酸鹽超標8倍
鄂爾多斯市景友鴻鵠礦泉飲品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過大打“沙漠牌”,重金宣傳和包裝“景友”沙漠優質水,短短幾年就名聲遠播。
9月2日,記者來到這家公司時,企業正處于“停產整頓”狀態。此前,經國家質檢總局抽檢發現,一個批次的“景友”瓶裝水被檢測到的溴酸鹽實測值為標準值的8倍之多。
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神奇的沙漠水生產工藝并不復雜:從200米井下抽水直接送入原水罐,再通過石英砂、活性炭將原水中的雜質濾掉,過濾后經過臭氧滅菌進入儲水罐,最后進行灌裝。
“溴酸鹽超標主要出在工藝老化問題上。”鄂爾多斯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繼明分析。“景友”公司董事長劉冬青承認,今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間發生塌方,出現水質發紅現象。當時為了生產需要,并沒有及時更換水源地,而是采取延長水處理沖洗時間、加大臭氧濃度的辦法控制微生物,沒想到會導致溴酸鹽含量超標。
新國標難管致癌物
我國在2009年10月開始把溴酸鹽列入飲用水監測項目,規定溴酸鹽含量最高不超過0.01mg/l。然而,“新國標”實施兩年多來,并沒有管住溴酸鹽超標問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