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卜0.15元/斤,綠蘿卜0.25元/斤,美國綠0.25元/斤,不足20斤不出售。"
這是11月10日廣爾集團臨淄種植基地門外的一塊告示板。
七八位農民工正在把從地里拔出的白蘿卜沖洗裝包。"這么低的價,好多年沒有過了。"一位農民工說。廣爾集團是家房地產企業,租賃了農民近千畝地種菜和水果。今年種了300多畝蘿卜,"本想賺一把,這下全賠了。"好在,目前淄博眾得利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已答應收購部分蘿卜,利用自己的網絡銷往北京,損失能減少些。
記者又來到臨淄區朱臺鎮后夏莊,遠遠望見一大片綠油油的紅蘿卜,清爽喜人。路邊停著一輛轎車,一對城里夫婦正在地里拔蘿卜。"啥價?""3塊錢一米,兩行。"他倆笑嘻嘻地告訴記者。地里蘿卜按米賣,記者還是頭回聽說。村民李長路對記者苦笑,"坑死人啦,這么好的蘿卜,三毛錢一斤賣不出去,連本也弄不回來!"說話間,李長路向那對城里夫婦喊道,"別拔了,別拔了,你快多拔1米啦!"
李長路說,村里今年種了60畝紅蘿卜,20畝甘藍。"菜都在地里,沒人要。村里種的菜沒一樣賺錢的。光30畝山藥投入成本15萬元,1塊多錢一斤,血本無回!"
在臨淄區皇城鎮北羊村農貿市場,到處是裝著西紅柿的各式車輛。菜農和商販們忙著交易。
店子村菜農張建文拉著一三輪車西紅柿等買主。問起行情,張建文抱怨,"開始時一斤賣1.5元,現在不到1.2元,次品三毛錢一斤,不夠本。"他給記者算起種菜賬。他家一個大棚,化肥施了3袋,每袋165元;雞糞用了50袋,每袋14元;打3次藥,每次13元;澆了7遍水,一遍28元;沖施肥3次,每次150元;薄膜1000元,不算人工,成本2880元?,F在西紅柿快下完了,才賣了4000多元。"我賺個啥錢呀我?"
記者問不賺錢為啥還要種,張建文很無奈:"種菜種了15年,習慣了,不種菜種啥?總要生活吧。貴賤都得種。"
11月11日,記者又來到安丘市石埠子鎮南仕圓村。這是一個蔬菜專業村。因為菜太便宜了,菜不如糧,村周圍原來的菜地已改種一片片小麥了。
菜農張增江領著六七位農民工刨芋頭。張增江今年種了5畝大姜,1畝大蔥。蔥價還可以,七毛錢一斤;姜價可就慘了,價格從去年同期的每斤1.8元跌至今年的4毛。種姜成本高于一般蔬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