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豬肉價持續高漲,引來眾多洋豬肉紛紛奔赴中國尋覓“豬生意”。但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隨著洋豬肉大舉進入國內,問題洋豬肉也洶涌而至。記者昨天查閱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今年1-8月進境不合格食品黑名單,發現截止到8月,已有40批次約1160.63噸洋豬肉被發現存在質量問題,而問題大多是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
業內專家指出,萊克多巴胺在美國等少數國家是可以使用于養殖業的,但在歐洲和中國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既然存在標準差異,為何還要選擇從美國進口?”專家發出質疑。
前8月檢出1160噸問題洋豬肉 其中不少含有瘦肉精
今年以來,由于國內豬肉價格持續高漲,吸引眾多“洋豬肉”大舉進入中國,爭搶中國的“豬生意”。美國農業部11月更新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從美國進口豬肉8224.7萬磅,創下2000年1月以來單月自美進口豬肉的最高歷史紀錄。
據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中國進口豬肉及其副產品87萬噸,同比增長四成以上,前三大進口來源國分別為美國、丹麥和加拿大。據悉,不少國家還紛紛來華開展“豬肉貿易之旅”,近期,墨西哥、芬蘭等國已派團訪華,并與相關部門簽定協議,希望把本國的豬肉出口到中國。
記者發現,隨著洋豬肉搶灘國內,許多問題洋豬肉也不斷被發現。記者昨天從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最新進境不合格黑名單中看到,僅今年7月就有21 批次洋豬肉檢出有問題,這些問題豬肉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丹麥、法國、西班牙、愛爾蘭國家,其中有11批次問題洋豬肉檢出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有3批次檢出沙門氏菌等。記者發現,7月份進境的問題洋豬肉進口量都非常大,其中一批次由天津市東田食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從加拿大進口的問題豬肉,進口量達132.862噸。
隨后,記者查閱了今年以來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名單,初步統計,1-8月共檢出40批次約1160.63噸問題洋豬肉。而檢出的問題主要是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沙門氏菌、感官不合格、霉變等。不過,國家質檢總局表示,上述問題產品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都已依法退貨、銷毀或改作它用處理。“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