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農產品價格再現反彈,讓稍松了口氣的物價形勢再臨壓力。商務部29日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上周(11月21日至27日),食用農產品價格連跌六周后出現回升。
分析人士認為,11月食用農產品價格將延續小幅下行的態勢,但再次推高價格的因素仍然存在。雖然市場關注焦點正向經濟增長轉移,但政策還不會放棄“控通脹”的目標,將在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之間保持平衡。
回落
11月食用農產品價格延續下行
商務部監測的數據中,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連續三周小幅上漲,比前一周上漲3%,比11月初上漲4 .9%;8種水產品平均批發價格上漲0 .9%;糧油零售價格穩中略漲。
雞蛋零售價格繼續回落,近兩個月累計降幅為5%。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認為,目前雞蛋的供應已經顯露出供大于求的態勢,市場上雞蛋存量比較多,而需求的增加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多余出來的雞蛋,雞蛋價格進入低價區的跡象日益明顯。
肉類產品中,羊肉和牛肉價格分別上漲0 .6%和0 .4%,豬肉價格則下降1%,9月中旬以來累計下降10.7%。劉通認為,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毛豬的價格幾乎已經接近底部,少數地區的毛豬價格仍然處于底部調整階段,大部分地區毛豬的價格已經企穩并緩慢回升,價格連續下滑的局面正在悄然改變。
食用農產品價格有漲有跌,部分品種呈現止跌反彈跡象,這給后期價格的走勢增加了不確定性。事實 上 , 今 年 居 民 消 費 價 格 指 數(c p i)同 比 漲 幅 從8月 份 開 始 回落,但主要受到翹尾因素減弱的影響,而作為今年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 , 食 品 價 格 的 環 比 仍 在 繼 續 上漲。
直到10月份,在豬肉價格連續數周回落的帶動下,食品價格開始環比下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0月份,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1 .9%,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3 .62個 百 分 點 ,而 價 格 環 比 下 降0.2%,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環比下降0.6%,蛋價格環比下降3.8%,水產品價格環比下降1.5%。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