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1月cpi出現下降,然而一些學者們仍擔心通脹陰影揮之不去,尤其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調整背景下,他們認為明年通脹可能會卷土重來。而在這一輪通脹中起著主導影響的豬肉價格在持續10周的下跌之后在上周也企穩回升,這對未來的cpi走勢形成考驗。
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12月上旬,四川省生豬價格率先全國回穩小幅上揚。數據顯示,上周四川育肥豬、后備母豬和豬肉零售均價分別上漲0.37元/公斤、13.00元/頭和0.32元/公斤。這一機構認為:“目前節氣已入大雪,市場需求增加呈供需兩旺,生豬價格回暖已確立,但上浮有限不會達到9月中旬高點。”
此前生豬價格持續下跌。四川育肥豬連跌了9周、豬肉零售均價連跌了10周。而記者從成都物價局網站查閱到的成都城鎮居民食品零售價格周報顯示,上周成都市場的豬肉價格確實在連跌數周后出現上漲。其中,超市精瘦肉價格未變,去骨一級肉上漲0.59%,為13.53元/斤;而集市精瘦肉上漲1.67%,為15.87元/斤,去骨一級肉上漲2.93%,為14.74元/斤。
不過,四川省畜牧局信息中心主任錢亮向記者表示,現在說生豬價格觸底回升尚不能完全確定,目前主要是由于季節性需求的增長,出現供需兩旺的局面,使得生豬價格上漲。不過,春節前生豬價格將不會下跌,而春節后生豬價格受制于養殖成本,也不會回調很多。
錢亮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生豬養殖整體成本的提高,人工費的增加,“表面上看,cpi是豬“拱”起來的,但是實際上是養殖成本的提高。”統計顯示,11月最后一周,四川豬糧比環比回落1.95%,自繁自養每頭利潤在300元左右,較前期大幅減少。
目前生豬價格的走勢,人們很擔心大起大落的“豬周期”影響,錢亮表示,從生豬養殖方式來看,目前散養戶在減少,但是適度規模養殖戶出欄數在市場份額中只有50%左右,還不足以左右市場水平,而國際慣例是要占到供求的80%,才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不過,錢亮也表示,這幾年生豬價格變動,應該說養殖戶補欄會比過去更加理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