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明年如果存準率多次下降,銀行的流動性會好于2011年,但并意味流動性寬松
越來越多的信號釋放,讓存款準備金率(下稱,存準率)繼續下行的趨勢顯得越來越明顯。2012年上半年,至少兩次的下調存準率,成為業內人士的普遍共識。
存準率多次下調
成明年大概率事件
央行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央行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凈減少人民幣279億元(合44億美元),顯示外資連續第二個月凈流出。連續兩個月的外匯占款凈減少一返過去幾年的趨勢。此前持續流入的海外資金曾加劇國內市場的流動性過剩局面,央行為此連續上調銀行業存準率以回籠這些流動性。
另據分析,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為130億元,包括3個月央票20億元、1年期央票10億元和100億元的28天正回購。由于央行周二發行了1年期央票40億元,并暫停了正回購操作。若再無其他公開市場操作,據此推算,央行本周將通過公開市場凈投放資金90億元。而此前央行已連續四周向市場回籠資金。分析人士稱,本期央票停發或為央行近期下調存準的信號。
12月28日,中行發布《2012年一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指出,預計2012年上半年存準率下調2次以上,近期調整利率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內利率保持總體穩定。
匯豐環球研究表示,預計央行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中采取果斷的措施,未來六個月中存準率將至少再下調三次,未來幾周內就可能出現下一次下調。
匯豐認為,持續的資本流出意味著央行外匯占款規模將不斷縮小甚至發生逆轉,從而消除了中國基礎貨幣擴張的一大來源。但隨著通脹率和經濟增速雙雙回落,中國政府需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減小明年經濟增速下滑的風險。
另有多位專家此前也表示出了相同的觀點。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認為,中國經濟在二○一二年增速放緩是必然趨勢,相信明年會比較多動用存準率的手段。
但是她指出,而明年連續幾次下調存準率不意味政策轉向。她分析稱,如果明年外匯占款的增幅過小或者下降,央行必須要通過存準率釋放流動性,使貨幣轉向,如果明年連續幾次出現下調存準率,不意味著政策的轉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