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連續3年國家政策對市場的引導調控之后,2011年的中國食用油市場走勢表現出了較為溫和的態勢,市場價格整體走勢處于可控范圍之內,農戶種植利益得到保障,但隨著國家政策調控手段的加強,市場環境也在逐漸發生改變,并出現了一系列新的不穩定因素。在此,我們借對市場回顧之際,對 2011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的變化淺做分析。
1.2011年中國食用油市場回顧
1.1價格平穩回升
根據中華油脂網的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食用油市場價格總體表現出振蕩回升的勢頭。分階段來看,1-3月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在國際原料價格高漲的背景下,維持在高位運行,主要食用油品種,如豆油、菜籽油、棕櫚油普遍在10000元/噸以上,4-5月受國內新季油料上市影響,價格出現季節性回調,6-9月份在國家新的菜籽臨儲政策以及相關調控政策減弱的背景下,價格開始從低位振蕩上行,并在9月除創出年內高點,其中一級豆油批發價格一度突破10400元/噸,菜籽油更是高達10600元/噸,棕櫚油也維持在8700-9000元/噸的高位,進入十月份后市場再次進入新季油料上市調整,但總體仍振蕩走高的態勢。
1.2進口市場出現萎縮
根據中國海關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11年1-10月份國內共進口大豆4152萬噸、食用植物油516萬噸,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5.4%和5.8%。而來自市場的監測數據也顯示,預計全年大豆進口量將在5300萬噸左右,難以超過去年的5400萬噸的水平,這也是自1996年以來我國大豆年度進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此外,食用植物油進口數量也將維持在620萬噸的水平,同比略降8.8%。雖然進口數量出現下降,但從進口均價來看,2011年大豆和植物油進口均價處于歷史第二高位,分別約為590美元/噸和1180美元/噸,僅次于2008年全球糧價暴漲時期的進口均價。
1.3市場供給能力增速迅猛
根據中華油脂網的初步監測數據顯示,繼2009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精煉產量突破3000萬噸關口之后,今年我國植物油精煉產量有望突破4000萬噸的關口。而在油脂油料有效處理壓榨方面也再創新高。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