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產者是老大,產品做出來就有人買。其快速發展的制造業似乎印證了這句話。
近日,本報記者對中國駐馬拉維共和國大使館經商參處胡玉杰經濟商務參贊進行專訪。胡玉杰參贊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馬拉維制造業產值增長約6.2%,約占gdp總量的9.9%。但值得關注的是,其制造業主要為對煙草、蔗糖、茶葉、木材、糧油、肉類等進行加工及釀酒。這預示著,馬拉維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的原料供應。
典型的農業國家
“馬拉維農業資源較為豐富,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農業占該國gdp比重為33%,農產品出口占外匯收入的80%以上,是非洲典型的農業國家。”胡玉杰參贊還特別強調,“未來五年,馬拉維政府將包括農業與糧食安全,灌溉和水資源開發、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九個領域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
馬拉維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玉米、木薯、甘薯、花生、干豆、煙草、茶葉、棉花等均為該國主要農產品。其中,煙草出口為該國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
馬拉維雖然是內陸國家,但淡水面積大,漁業資源豐富。非洲第三大淡水湖-馬拉維湖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湖中生活著大約500種魚類,尤其深水區有相當豐富的魚類資源儲量。據馬官方統計,馬拉維大約有6萬人直接從事捕撈業,還有相當數量的人口從事魚類加工和船舶修理等職業。
從中國同馬拉維雙邊貿易情況來看,2010年,雙邊貿易總額1.12億美元,同比增長36.1%,其中,中國進口主要是煙草、棉花、茶葉、咖啡、香料以及木材等。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輔助。但是,“馬拉維農業技術比較落后,缺乏現代化農業基礎,同時,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比較落后,急需外國投資。”
鐵路線基本廢棄通訊普及率低
馬拉維是內陸國家,交通以公路運輸為主。由我國政府承建的援馬拉維卡隆加——奇提帕101公里公路項目前13公里路段已于2009年底竣工通車,剩余88公里路段仍在施工中。另外由于近年來內地物資運量少,鐵路設施疏于維護,現鐵路線基本處于廢棄狀態。
航運方面,馬拉維有利隆圭(kamuzu)和布蘭太爾(chileka)兩個國際機場,年貨運量達7000噸,南非航空、埃塞俄比亞航空、津巴布韋航空和肯尼亞航空等多家國際航空公司均在馬經營。該國唯一一家國有航空公司——馬拉維航空公司,經營國內和區域國際航線。馬拉維湖上運輸已成為是溝通該國南北的重要通道。湖上運輸的港口有3個,馬拉維湖運輸公司在馬拉維湖上提供有限的貨運和客運服務。
馬拉維是通訊業欠發達的國家,“目前,馬拉維平均每1000人擁有3部固定電話,普及率達0.3%;移動用戶普及率達6%。”中國企業從中得到了商機,據胡玉杰參贊介紹:“目前,中國產低端手機在馬拉維市場銷售態勢較好。中興和華為通訊公司與當地移動運營商近年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物美價廉的手機產品在當地頗受普通民眾歡迎,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發展空間較大。”
馬拉維電力供應嚴重短缺,穩定性差。據胡玉杰參贊介紹:“馬拉維全國僅有7%左右的人口能夠用上電,城市電器化率為9%,農村地區僅為1-3%,尤其在旱季枯水期,實際發電能力更大幅降低,難以滿足320兆瓦的電力需求量。”2011年4月,美國與馬政府簽署逾3億美元的電力項目5年援助協議,將更新和升級馬現有電力系統并對希雷河下游地區自然資源進行治理。
記者手記
馬拉維的新年似乎并不好過
馬拉維社會關注中心(cfsc)在月度基礎需求菜籃子報告中透露,由于國內市場產品稀少和貨物運輸成本增加,馬拉維多個商品交易中心的玉米價格飛速上漲。
胡玉杰參贊也提出,2010年受氣候干旱影響,馬拉維農作物歉收,農業經濟增長率不足6%,當地居民食物主要來源玉米減產嚴重。2011年,馬出口創匯主要產品煙草因雨季較長影響晾曬,加之國際市場對白肋煙需求量減少以及其他因素而導致滯銷,國家外匯短缺,“油荒”現象頻繁發生。
有“危”亦有“機”,燃油儲備低、運輸成本高使馬拉維2012年新年節日氣氛大受打擊;然而,“農業與糧食安全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均為馬拉維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且急需外國投資”。這無疑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機會。
(青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