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財政廳提供的數據,2011年,全省城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00億元,增長30%。按2008年同口徑計算,三年來,全省城區財政收入年均增幅超過26%,實現了第一個“三年倍增”計劃。城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達到53%,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重要支柱。城區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4%,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
2011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低于3億元的城區由上年的6個下降到1個,超過20億元的城區由上年的13個增加到21個,7個城區超過50億元,沈陽鐵西區突破百億元大關。
從14個市城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情況來看,有8個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阜新市增長95.4%、本溪市增長47.6%、盤錦市增長47.2%、錦州市增長37%、朝陽市增長36.6%、撫順市增長36.2%、沈陽市增長32.2%、鐵嶺市增長32.1%。
從56個城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情況來看:
完成額較大的城區有:沈陽鐵西區100.3億元、金州新區90.6億元、鐵東區86.8億元、和平區78億元、沈河區78億元、東陵區62.3億元、大東區50.9億元、甘井子區45.4億元、沈北新區40.2億元、鲅魚圈區39億元。
增長較快的城區有:清河門區190.4%、新邱區149.9%、太平區96.8%、細河區85.6%、海州區70.8%、平山區61.9%、雙臺子區54.5%、蘇家屯區54.3%、老邊區50.4%、明山區47.6%。
增量較高的城區有:沈陽鐵西區21.8億元、和平區18億元、金州新區17.5億元、沈河區15.9億元、大東區15.4億元、東陵區14.1億元、沈北新區12.7億元、鐵東區11.1億元、甘井子區10.7億元、皇姑區9.4億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