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月30日消息,(記者李謙)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央廣新聞熱線4008000088接到部分司機打來的電話,稱在大廣高速河南長垣收費站,他們運送的貨物被要求拆箱一半進行檢查。這讓司機犯了難。
司機王師傅常年運送蔬菜水果,走的都是高速公路的綠色通道。但今年在經過大廣高速河南長垣收費站時,收費站工作人員要求走綠色通道車輛必須將貨物50%的面積打開進行檢查,否則司機必須交過路費。
王師傅:我一到那個地方,我們下去了就跟他說,同志我們拉的是綠色通道拉香蕉,他說你打開檢查,并且打開50%,然后把香蕉拿出來照了相,這是我們上級規定,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整個用塑料布包起來的,專業工人裝的。因為北方太冷,塑料布里面是草簾。
王師傅13米長的大貨車,里面的香蕉是裝的滿滿當當。他很擔心大面積打開包裝,后面就沒辦法再順利裝車,也會給他的貨主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而作為一名老司機他也很擔心,一旦香蕉散落在公路上,造成堵車,他覺得自己負擔不起這樣的后果。
王師傅:我不敢打開,打開以后都攤掉以后在高速公路上,得占多少面積呀,攤在路上,責任誰來負?
王師傅多年在路上跑,在他的印象中不同的收費站,檢查起來方法各不相同。
王師傅:可以把邊上面摳破的,能拿一個香蕉出來的,在安陽的時候,他檢查就是掀開一個縫,用鐵鉗子一扎,扎進去以后,不管是西紅柿、香蕉、菠蘿,一扎爛掉了。
王師傅不明白,為什么明知道會散落還一定要大面積拆包進行檢查?相關問題我們采訪了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研究院李曉峰。李曉峰介紹了三種主要檢測方法。
李曉峰:一種就是工作人員通過人工的方法直接進行查驗看點;第二種,這些司機攜帶的配貨單農產品檢驗檢疫證件作為查驗的憑證;第三種現在一些地方利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射線輻射透視成像技術。
王師傅遇到的是第一種人工檢查,根據相關統計,這種方法檢查一輛鮮活農產品車輛需要5個人花半個小時的時間。準確性并不高。用儀器進行檢查對貨品幾乎沒有任何破壞,車輛通過時像人從超市的安檢門通過一樣,但這種方法目前并沒有廣泛使用。
李曉峰:高科技的手段現在一次的投入比較高,目前需要上千萬,所以目前主要還是在重點區域進行布設。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