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記者在大柵欄張一元茶莊看到,店內排滿了前來購買茶葉的顧客。
排隊買東西曾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特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似乎很難再遇到這樣的場景。而進入臘月以后,不管是早上一開門,還是晚上閉店前,張一元大柵欄總店每天都要上演這樣的一幕。事實上,隨著置辦年貨進入高峰,這一幕也出現(xiàn)在京城多家老字號。日前,記者走進這些老字號,體驗了商業(yè)企業(yè)員工為保證市場供應付出的辛苦。
張一元:辦公室人員也調來賣茶
離著張一元大柵欄總店還有十米遠,就能聞到空氣中飄來清新的花茶味道。走進店里,一層已經沒有下腳的地方了,兩邊柜臺上分別有四臺電子秤,在這八臺秤后面,八條長隊將店里擠得滿滿當當。
裝茶、稱重、打包、裝盒,大概三到五分鐘,年輕的營業(yè)員們就能送走一位顧客。但由于人太多,從隊尾排到隊首,幾乎都要用半個小時的時間。
“有大興來的,通州來的,西二旗來的,不管多遠的顧客就認這家店?!钡陜鹊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這家店總共有28名員工,已經全部停休,還臨時從公司調來一些辦公室人員打下手。而原來一人守著一臺秤,現(xiàn)在則是兩人用一臺秤,“到了下午3點還有人沒吃上午飯呢?!?/p>
柜臺內忙碌的營業(yè)員們都只穿了一件中式小褂,但依然個個頭上冒汗。雖然敞著大門,但忙碌使得他們并沒有感覺到冷,“老得動著,都沒覺得冷。”
“我買了七斤花茶,除了自己好這口,大年初一給來拜年的兒女一人一斤,就當壓歲錢了?!睆暮5砦鞅蓖匾廒s到大柵欄買茶的一位九旬老翁告訴記者,他每年都到張一元老店來買茶,20多年沒間斷過。
該店張經理告訴記者,進入農歷臘月開始,每天的客流量能超過1萬人。
堆放茶葉的庫房里,裝貨的紙箱已經堆到了天花板,屋內只留下能夠一個人走道的地方。抱著空茶葉桶的員工都是跑著進去,盛著滿滿的茶葉出來。而同樣的箱子在庫房的門口還有兩大排。二層和三層所有能存貨的地方都已經放滿了裝滿貨的紙箱。負責人告訴記者,送貨車一天得送兩三趟才供得上賣。
張一元茶葉公司董事長王秀蘭告訴記者,小年當天,張一元大柵欄總店實現(xiàn)銷售268萬元,銷售各類茶葉數(shù)量達到了8.9噸,這一數(shù)字再創(chuàng)全國茶行單店單日銷售最高紀錄,其中茉莉花茶占到總銷量的七成以上。
來源:北京晨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