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按照國家發改委起草完成的“農業"走出去"戰略規劃”,未來國內企業到境外投資“農、林、漁(業)”都將獲得包括財政、金融、稅收和保險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支持。
本報獲悉,一些政策嗅覺敏感的農業央企、地方國有農企已開始向有關部委爭取政策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制定農業“走出去”的地方規劃。
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農墾總局,計劃到2015年在俄羅斯、巴西、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建設糧食種植、畜牧養殖、木材采伐等類 “域外墾區”超過4000萬畝;重慶市政府則提出,“十二五”期間在巴西、阿根廷、加拿大等地建成5個境外大豆、油菜等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其中重慶糧食集團(下稱重糧集團)擬在巴西投資的大豆生產加工物流基地項目就高達172億元,涉及農業、工業、商業、倉儲、港口物流等多個領域……
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方面曾多次組織在境外投資農業的大型企業探討“走出去”戰略規劃,并征求意見建議。其中,黑龍江農墾總局提出,希望在境外發展糧食種植也能夠享受來自國內執行的“農機補貼”等政策,重糧集團則希望盡快落實國家層面的對農企“走出去”的金融、稅收等鼓勵政策。
此外,中糧集團、中紡集團和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農發集團)也在征求意見企業之列,三者均系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農企。本報獲悉,中糧未來幾年在境外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擴大大豆、木薯、酒及糖等業務,中紡集團是集中在大豆貿易,而中農發集團將重點在非洲、南美、澳洲、東南亞開發農業、漁業等資源,未來三五年內開發利用境外農業土地的目標是1000萬~3000萬畝。
產業安全隱患
中國農業“走出去”的步伐一直緩慢,與此相對應的卻是外資在國內農業領域的步步深入,正在對農業產業安全構成嚴重隱患。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