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沈陽迎來今年首場真正意義上的降雪。都說“瑞雪兆豐年”,但對于沈北新區尹家鄉新農村村民李慶輝來說,豐收卻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原因何在?讓李慶輝牽腸掛肚的是窩在自家地窖內的十多萬斤胡蘿卜。“去年這會兒,一斤賣五六毛錢都搶著要,可今年賣一毛錢卻沒人要了,甚至以6分錢的價格賣給養殖戶喂羊都得排號兒。”李慶輝無奈地告訴記者,種了20多年的胡蘿卜,近乎白給的價格還是頭一回。
去年香餑餑今年沒人要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了沈北新區尹家鄉新農村。由于村里家家戶戶都種胡蘿卜,這里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沈陽“胡蘿卜第一村”。
48歲的李慶輝告訴記者,去年這會兒,胡蘿卜的行情非常好,就算一斤賣到五六毛錢,收購商仍搶著要,有些農戶舍不得賣,到后期一斤能賣到一塊多。而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胡蘿卜的收購價悲催了。
李慶輝把記者領到了他家的地窖。進入地窖內,記者看到,100平方米左右的狹長地窖內,堆的全是裝滿胡蘿卜的編織袋。
“今年根本沒咋賣,十多萬斤基本上全堆在這兒了。”老李隨機倒出一袋胡蘿卜,記者看到,有些胡蘿卜已經發了芽。“雖然這些是自己一年的血汗,但如果在4月份之前,還不把這些胡蘿卜都處理掉的話,就得扔了。”李慶輝惋惜地說。
賣一斤胡蘿卜賠兩毛錢
那么,胡蘿卜一斤賣一毛是什么概念?李慶輝坦言,如果想保本,胡蘿卜一斤至少得賣三毛錢,賣一毛連人工費都賺不回來。
老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種植一畝地為例,胡蘿卜種子就得需要70—80元,雞糞得需要300元,租金得需要600—800元,人工費600—700元,一共將近1600元,而現在每畝收入多說500元。
李慶輝表示,雖然今年的胡蘿卜賣不上價,但種植成本增加了不少,地租、人工等各項成本幾乎都在漲,其中人工費足足漲了兩倍。
全村滯銷4000萬斤
為胡蘿卜揪心的顯然不止李慶輝一個。現在,村里家家戶戶的胡蘿卜都滯銷,剩得多的有二十多萬斤,少的也有五萬斤,有的農戶連一根胡蘿卜都沒賣出去。
村支書孫榮斌告訴記者,全村滯銷的胡蘿卜至少有4000萬斤。而與胡蘿卜相比,更悲催的是大蘿卜。“眼下,不少農戶家的大蘿卜都不是論斤賣,而是論窖賣,只要給個人工錢就行。”孫榮斌說。
來源:沈陽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