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土、除草、疏果……近日,記者來到萬州區天城鎮中壩村和分水鎮郎家村,果農們正在枇杷園內忙碌著,青翠欲滴的枇杷樹,結滿了拇指般大小的枇杷,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今年,萬州果農又將迎來一個枇杷豐收年。
果農忙于疏果子
分水鎮郎家村郎家壩,一馬平川的地勢,一個由福建省對口支援引進的“貴妃”枇杷項目在這里生根落地,幾百畝“貴妃”枇杷長勢喜人,郁郁蔥蔥的枇杷林煥發出春意昂然的景象。
“這些樹叫‘貴妃枇杷,果子太密集,要進行疏果才能保證充足的養分……”隨行的萬州區科委專家告訴記者,他們在果園為那些民工做示范。果農們扳開枝葉,將那些密集的小枇杷小心翼翼地掐去,留下的是壯果。
4組村民毛正學是一個專業大戶,種植了30畝枇杷,在福建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專家蔣際謀的指導下,正在帶領工人疏果、除草,對有的長得太高的枝椏進行修剪,地面滿是被鋸掉的枇杷枝條。
民工務工收入上萬元
分水鎮郎家村郎家壩的“貴妃”枇杷是2007年開始定植的,如今已長成林。而我們后來去參觀的另外一塊“貴妃”枇杷林基地,卻更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天城鎮中壩村一個叫合上坪的地方,上千畝的“貴妃”枇杷已經栽植成功,“貴妃”枇杷苗已經吐露新芽,茁壯成長。農民們正在給這些樹苗澆水,施肥,除草,一切井然有序。當地有勞動能力年紀大點的農民幾乎全成了“貴妃”枇杷基地的工人,他們每天按時上下班。
這是福建省對口支援的又一力作。目前,在萬州區科委和天城鎮的大力支持下,重慶鼎榮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這里實行土地的集約化經營,租用農民土地,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農民不僅可得到土地租金,而且務工拿月薪。
去年,中壩村農民程昌富等人在基地打工收入就達到1萬多元,今年每月達到2000多元。
果農增收4000多萬元
“今年全區3000畝‘貴妃枇杷可為民增收4000多萬元,福建對口支援萬州的經果林項目已初見成效?!比f州區科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全區目前已有熊家、武陵、溪口等鎮鄉種植了這種質優枇杷,每畝收入1———1.5萬元。這種枇杷皮薄味甜,2006年、2007年,通過對口支援引入萬州,2009年開始在熊家鎮、分水鎮落戶掛果,成為當地農民致富樹,就目前來說,萬州已成為國內最大“貴妃”枇杷科技示范基地,連“貴妃”枇杷的發源地福建省也只有500多畝。
來源:三峽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