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電器事故頻出,難道國產廚房設備比不上進口。西門子洗碗機存起火風險,進口家電信譽受打擊。盲目崇拜洋品牌是否成消費誤區?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的一則公告,將德國家電巨頭博世西門子公司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博西家電中國公司稱,于1999年至2005年期間生產的西門子、博世2個品牌的洗碗機,因某一電路器件問題有可能發生過熱并會造成起火,將于今年9月中旬起對上述產品客戶提供免費更換控制面板相關部件的服務措施。
洗碗機通常壽命是8—10年,1999年生產的西門子洗碗機早已進入淘汰期。為什么過了14年時間,博西家電才突然開始召回?據西門子家電客服表示,“這不是產品召回,只是公司一次主動安全行動。存在安全隱患的洗碗機,全部是進口產品,在中國銷量并不多”。博西家電此前公告的數量為420臺。
近年來,包括西門子、日立、三星、惠而浦等洋品牌都試圖通過“進口家電”這張牌扭轉市場節節下滑的頹勢,但“不給力”的產品品質讓這些洋品牌的信譽也備受打擊。
2009年,因一款雙開門冰箱發生“自爆”事件,導致韓國三星在全球對這一產品進行召回。這一事件也讓原本“以原裝進口冰箱”主打中國市場的三星品質和品牌形象受到打擊。2010年,因29個型號冰箱產品存在起火風險,日本松下在中國召回36萬臺問題冰箱,這給市場業績節節下滑的松下家電業務“雪上加霜”。2011年,因產品存在過熱引發冒煙或起火等安全隱患,荷蘭飛利浦在中國召回175.6萬臺的問題電吹風。2012年,日本林內電熱水器在上海被查出質量不合格后,迅速被公開召回。今年,因42個型號的洗衣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引發火災風險,日本夏普對本國及我國臺灣地區銷售的上述洗衣機進行召回。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洋品牌進口家電頻頻發生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吳永強認為,首先,洋品牌也不是完美的,也會犯錯誤;第二,洋品牌在中國市場出現品質問題所面臨懲戒力度非常的小低,而在國際市場,一旦一線品牌出現瑕疵,會面臨著非常高額的罰款。所以,與其說洋品牌的品質有問題,不如說中國的消費者和國內的監管部門把它們慣壞了。
這次,存在產品品質隱患的西門子、博世洗碗機,正是進口家電。今年以來,西門子家電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推動“嵌入式家電”普及,將冰箱、洗衣機、油煙機、燃氣灶、電烤箱、洗碗機等產品都直接嵌入廚房。而且在嵌入式家電上,西門子還繼續主打“進口家電”的宣傳概念,這些進口家電售價比普通產品貴了5—10倍左右,連產品功能設計和性能標準也多是參照國外用戶和標準來完成的。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心妍律師認為,洋品牌在我國銷售,使用的是我國的標志,而不是歐洲標準,所以產品的質量是不同的。雙重的標志導致了洋品牌在我國市場屢屢爆出質量門。
現在,很多消費者盲目崇拜洋品牌進口家電,不管有多貴,也一味地信賴和追隨洋品牌,這是否陷入了消費誤區呢?
吳永強說:“雖然我們在這里批判品牌,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會傾向選擇它,為什么呢?因為它品牌的自樹確實是長期積累起來的。雖然是在常規技術領域,本土品牌的產品已經足夠使用了,可大家仍然有心理障礙。尤其是當洋品牌出現品質問題的時候,國產貨能不能夠頂上?人家給你讓出市場和空間來了,你自己依然頂不上,最后終消費者還是會選洋品牌,所以不能說消費者盲目崇洋,而是應多拷問拷問國產貨的生產商。
西門子、博世兩大品牌的進口洗碗機安全隱患事件,也給中國市場上的眾多洋品牌的品質敲響警鐘。有專家指出,如果空有“洋品牌”外衣,而沒有足夠的產品品質和質量來支撐,那么也會在中國市場上被消費者慢慢拋棄。
發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中華廚具網(www.hoppecoke.com)秉承為商用廚具客戶提供滿意數據信息服務,為商用廚具企業開拓廣闊市場為宗旨,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憑借自身行業優勢、人才優勢,順應市場需求和信息化潮流,以保持中國專業、權威的商用廚具行業門戶網站而努力。
中華廚具網通過分析了大量商用廚具企業信息及市場調查后,中華廚具網在中國廚具孕育產生,它將更聚焦商用廚具品牌價值提升,為廚具產品提供招商加盟信息服務,行業資訊服務,為企業代理商提供商業信息報道、商業合作和店鋪運營咨詢服務。
中華廚具網是綜合商用廚具大數據信息平臺,更具價值的行業門戶準確的定位、多方位及時的行業信息、高轉載的資訊發布,主導商用廚具行業資訊動態。融合熱點事件策劃,多方位立體傳播,助力企業發聲,為品牌擴音增強知名度。招商加盟連續為商用廚具品牌推薦優質代理商,強大的經銷商數據庫,快捷高效的渠道通路,定制化服務品牌招商,一站式為廚具企業招商加盟建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