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鴨雖然好吃,但40道制作工序卻讓很多人打消了在家制作的念頭。因為少一步做出來的味道就不正宗,但對海爾食聯網來說,2步就能在家吃上北京烤鴨。
12月16日,海爾食聯生態智慧美食平臺開發者大會召開,現場成立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并發布海爾食聯網智慧美食平臺,即通過廚師菜譜數字化、廚電互聯化、食品半成品化,讓做飯更簡單。通過這個平臺,像烤鴨這樣操作繁瑣的硬菜,只需2步就可以烹飪出來,在家即可享受正宗的北京烤鴨。
2步做烤鴨,海爾食聯網讓吃變的簡單
制作工序的繁雜,讓烤鴨聞名中外的同時,也注定讓它成不了一道“家常菜”。為什么呢?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了一只傳統烤鴨的制作過程:進烤爐前需要在17℃的涼坯間解凍18小時,再經過6—12小時的排酸;進烤爐后配合烤刀口、燎襠、轉體等技術動作,在220℃的烤爐中,明火無煙烤制90分鐘。歷經40道工序,才算的上一只口味正宗的烤鴨。這么麻煩,有幾個人能在家完成?
成立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就是讓“吃”這件事變的簡單。在展示環節,只用2步就做出了烤鴨。工作人員先是從冰箱里拿出了鴨胚,沒有解凍直接放入食聯蒸烤箱,點擊北京烤鴨菜譜一鍵啟動定制烹飪,100分鐘后烤鴨出爐。“跟我在北京吃過的烤鴨一個味兒,好吃!”試吃者反應。據悉,鴨胚通過智家app或者冰箱大屏可以實現一鍵購買,掃碼還能看到鴨子的生長周期及防疫檢測結果。
一道智慧烤鴨,享受n個企業生態服務
2步做烤鴨的秘密就在三翼鳥智慧廚房。選材上,使用可溯源的北京雁棲湖養殖場的精品鴨;制坯時,配合中國烹飪大師張偉利的“一口酥”烤鴨秘制配方,零下25℃下速凍制成;制作時,得益于廚電之間互聯互通,冰箱可推薦菜譜,并購買食材,聯動蒸烤箱實現烤制工藝精準數字化,保證烤的原汁原味。
用戶吃的是一道智慧烤鴨,享受的卻是n個企業的生態服務。在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中,有提供原產地食材的海優禾基地,主打成品、半成品食材的惠發食品,提供專業烹飪方案的中國烹飪協會,以及提供智慧網器的海爾智家等等,從食材端到菜譜端再到烹飪端全齊了。不止是智慧烤鴨,現場還宣布即將上線西北烤羊排、青芥焗牛扒等8道由烹飪大師秘制的硬菜,做法簡單,讓你在家就能吃到星級美味。
這些場景服務的背后,是海爾食聯網圍繞用戶需求,不斷延伸布局,實現廚房智慧化的結果。未來,憑借一站式的智慧廚房場景生態解決方案,海爾食聯網將為用戶的廚房生活創造更多可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