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色大理石的餐桌上,斜擺著一塊小清新的格子桌布,上面是精心擺盤的三明治早餐,旁邊還有一杯鮮榨果汁——這是張晴去年3月份在朋友圈曬出的一張圖片。“早餐機做的營養餐,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當時配圖的這句話,張晴至今仍記憶猶新,但三明治早餐機,她已經不記得上一次用是什么時候了。
空氣炸鍋、三明治機、蒸蛋器等外觀精巧的廚房小家電曾一度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寵。在去年疫情期間,銷量也是逆勢增長,然而好景不長,今年的廚房小家電市場降溫了。
憑借“高顏值”
曾獲年輕人追捧
伴隨懶人經濟和單身經濟的興起,一些年輕消費者開始更注重用戶個人感受和生活品質提升。用于廚房、個人護理、環境家居等不同場景的“高顏值”小家電應運而生,其中,廚房類小家電更是圈中“頂流”。
卡通、小巧的造型,搭配上淡粉、湖綠、天藍的“溫柔色”,廚房小家電立刻圈粉無數年輕女性,陳晨就是其中一位。
29歲的陳晨有空氣炸鍋、電餅鐺、養生壺、榨汁機、破壁機等六七種小家電,“我是看到社交平臺上曬出的小家電圖片和精致美食才被‘種草’的”。陳晨用多功能早餐機烤面包、煎培根、煎雞蛋,然后頻繁在朋友圈曬圖。“感覺自己的生活品質都提高了。”她說。
去年3月份,周晴網購了三明治早餐機和空氣炸鍋。她告訴記者,那時家里已有迷你榨汁機、破壁機、豆漿機。“當時疫情期間居家,為了提升廚藝,又買了幾樣廚房小家電。”周晴說,這些電器小巧精致,“尤其一些聯名款顏值很高,是我當時入手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小紅書上,一篇空氣炸鍋手抓餅火腿酥的筆記曾獲得了4.5萬次點贊、3.3萬次收藏,以空氣炸鍋為代表的一眾廚房小家電一躍成為無數年輕人青睞的“神器”。
其實,空氣炸鍋熱銷僅是去年“小家電熱潮”下的一個縮影?!?020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我國家電市場同比下降14.13%的環境下,小家電卻以線上780億元的零售額,逆勢同比上漲12.4%。2020年“雙11”當天,小家電銷售同比增長149%,其中美的皮卡丘電燉鍋、小熊早餐機等“萌系”小家電銷量猛增,環比提升799%。
小家電淪為
“一次性”用品
然而,始于“顏值”、曾經“霸屏”的小家電,并沒有維持其快速發展的勢頭,而在今年開始迅速降溫。究其原因,不少年輕用戶發現,自己購買的小家電正逐漸淪為“一次性”用品。
許多消費者在為“顏值”買單后,卻在日常使用中發現了不少槽點:散熱差、功率不穩定、噪音大、不耐用、清洗麻煩等等,而且還產生了審美疲勞。
“我買的早餐機是淡粉色的,樣子很好看。剛買來那陣,每天早上做各式各樣的三明治,特別有動力。但是新鮮勁兒一過,就覺得沒什么意思了,有時覺得挺麻煩。”陳晨告訴記者,早餐機一般無法拆卸,需要拿著整個早餐機、避開電路板,小心翼翼地清洗。鍋面是條紋狀的,清洗起來很費勁,后來就很少用了。
“用小家電花幾分鐘就能做好牛奶麥片、培根雞蛋,這樣的早餐只會存在于小紅書和抖音里。”孫女士吐槽,空氣炸鍋買了兩年,用了不到4次;豆漿機用了兩次,發現直接買現成豆漿更方便;熱奶鍋、蒸蛋器不如直接用燃氣灶來得實在……“自認為可以讓我過上精致生活的小家電,最后都放在角落里‘吃灰’。”
記者發現,在二手交易平臺閑魚app上,很多賣家把自己之前僅使用過幾次的小家電掛了出來,并附上“落灰小家電誠心出”“九九新”“閑置全新”等字眼。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小家電零售額和零售量分別同比下降8.6%和8.2%?!段逡恍〖译娛袌隹偨Y報告》指出,今年五一期間,小家電出現了負增長。其中,電飯煲、電磁爐等12個品類的廚房小家電線上渠道零售額同比下降22.5%,零售量同比下降20.8%,線下渠道零售也出現雙位數的下降。
不難看出,經歷了野蠻生長的小家電,正被“擠掉泡沫”,用戶開始回歸理性,消費激情在減退。
做“有心”產品
才能留住消費者
陳晨坦言,根據個人生活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小家電,高頻率使用是“買買買”的重要前提。不僅如此,陳晨還以親身經歷告誡朋友“謹慎下單”,“有些小家電只是‘看上去很美’,只買不用就是擺設,消費也成了浪費”。
業內人士認為,與大家電不同,在小家電的消費人群中,25歲至35歲的女性用戶比例較高。這些消費者選購小家電的標準集中于“好看”“好用”“不貴”。其中,“好看”排在首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商家們的研發重點自然而然放在了打造“高顏值”爆款上。同時,較低的技術壁壘降低了小家電入行的門檻,造成了產品的嚴重同質化。
換一個顏色,變一個尺寸,以細微的差異來吸引眼球,從而提升消費者的產品迭代和購買頻率。商家的這一番操作,只會讓更多的用戶成為“一次性”用戶。所以,小家電脫穎而出的關鍵不是誰把故事講得更好聽,而是誰把產品做得更“有心”。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目前廚房類小家電陷入疲態,但這是考驗也是機遇。企業不應該在乎短期內的營收下跌,而是著重于創新,把研發體系建立起來,把個性化品牌規劃好,打造拳頭產品,才能真正留住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