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產品在世界上叫得響的品牌尚少之又少,但是“中國制造”的確已經滲透全球市場。中國人出國觀光買“中國制造”,這已非什么新鮮事。在泰北山城清邁,來自中國的一所國際學校的音樂老師孫小姐逛商場買一個吹風機,選來選去還是買回一件“中國制造”。
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電器產品搶灘,使泰國電器市場的競爭繼續升溫。這是泰國電器市場目前呈現的一個顯著趨勢。
泰國盤古銀行華人事務部提供的一份“經濟參考資料”顯示,泰國電器產品伴隨全球經濟好轉、亞洲電器市場快速增長,出口總值3700億泰銖、遞增12%。國內電器市場去年銷售額超600億泰銖,其中中國電器產品占據的市場份額有所增加,約為20%到30%。
過去一年里,各種國產與進口電器產品逐鹿泰國,競爭激烈。尤其是日本、韓國產品大幅削價,中國廉價產品大量進入,使價格競爭主導電器市場,下跌幅度在15%以上。
經濟研究人士指出,中國電器產品涌入,主要以“中國品牌”原裝進口和中性產品打上泰國品牌兩種形式,以及比日貨、韓貨便宜30%到40%的價格優勢,參與角逐,增強了泰國的市場競爭。而且,正積極開放自由貿易的泰國,逐步降低包括電器產品在內的多種產品進口關稅,也加劇了市場競爭。
引起泰國電器業者關注的是,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日本的第三大電器及電子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泰國的電器市場上,中國電器產品從視聽產品拓及其他領域,如空調、微波爐、電飯煲、電水壺等。產品品種的增加將使“中國制造”的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特別是中低檔產品,如dvd放映機已占有八成以上的泰國市場。
業界預計,今年泰國國內電器市場收入可達700億泰銖,而中國電器產品今后兩三年里將搶占三成以上的泰國市場,以視聽類產品為主。
面對市場的競爭,泰國已制定電器及電子工業的發展戰略與目標,力圖在2010年前成為東盟電器及電子工業生產、銷售的領先國家,每年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的比重達1/10,提升生產技術與能力達到國際水平,創建自己的品牌。
經濟研究人士分析,未來泰國電器市場的競爭將由價格競爭轉向造型更趨現代化、使用更方便的高精尖產品開發。“中國制造”隨著品質的提升、中低檔產品的擴充和高檔產品的開拓,市場將更加廣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