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汕頭19家企業參加了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地區性國際機械展覽盛會———第十八屆馬來西亞國際食品、包裝、塑膠和印刷機械博覽會,共展出34個攤位,顯示了汕頭食品、包裝、塑膠和印刷機械行業的不俗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輕工裝備制造業是汕頭市的傳統產業之一,改革開放20多年來,汕頭較早吸收,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并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使輕工裝備制造業發展到了相當規模,形成了以包裝印刷、塑料機械和專用設備制造為主導、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
各類產品實現系列化生產
據《汕頭特區晚報》報道,汕頭輕工裝備制造業具有行業優勢地位的產品包括:包裝裝潢印刷機械,制袋成型-充填-封口設備,塑料中空容器加工設備,啤酒、飲料灌裝設備;金屬罐包裝容器加工設備;真空、換氣包裝設備及裝置;無菌包裝設備;多功能包裝機械等。
各類產品多已初步實現了系列化生產,并可根據用戶需求加靈活修改或配套成完整的生產線;產品開始由單一機械產品向機電一體化轉變、由一般電器元件控制向可編程序控制轉變、由單機向成套交鑰匙工程服務轉變,多項高新技術產品先后列入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計劃,在填補國內空白的同時還頻頻出口到歐洲、美洲、非洲、亞洲國家。根據摸查:到2004年,全市共有裝備制造企業1736家,裝備制造業中年產值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有27家、產值超億元的有15家;年出口金額7.32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28.76%,裝備制造業成為汕頭出口的重點行業之一。
市委市政府出臺措施扶持發展
近年來,汕頭市非常重視輕工裝備制造業的發展。2006年9月,汕頭市委、市政府在《汕頭市產業技術自主創新“十一五”專項規劃》的通知中明確把輕工裝備作為全市重點發展項目。為進一步推動企業做強做大,市政府還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汕頭裝備制造業的意見》,采取了一系列引導措施,扶持裝備制造企業發展。2006年,通過推薦評選,認定了汕頭超聲儀器研究所、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汕頭自動化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輕工機械二廠有限公司、汕頭市遠東輕化裝備有限公司、廣東金明塑膠設備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為汕頭市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這些重點企業,對發展全市裝備制造業起到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金平區印刷和裝備生產開發成區域品牌
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汕頭市輕工裝備制造業的科技實力不斷增強,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金平區,區內的輕工裝備制造企業對研發項目一直保持較高的投入比例,全區裝備制造業科研經費占銷售額的6%,遠高于全市科技經費的投入比例。目前金平區從事輕工裝備制造業的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2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4家。承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260項。隨著企業實力的增強,不少企業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已發展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產業集群。如金平區的印刷包裝機械設備企業是國內四大生產基地之一,2005年被中國包裝聯合會授予“中國包裝印刷和裝備生產開發基地”,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區域品牌。
必須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潛力大的先進裝備制造業
從總體上看,汕頭市輕工裝備行業有了發展,但整個行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業少,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小企業群體也未形成;行業內部協作意識淡薄。汕頭市裝備制造業多數是民營企業,小農經濟觀念較濃厚,以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經營為主,易于滿足現狀,小富則安,缺乏同行業之間相互協作,甚至出現惡性競爭。在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上仍然薄弱,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汕頭市經貿局曾深入調研,并形成了《汕頭市裝備制造業的現狀與對策思考》的報告,報告指出,汕頭市要實現工業適度重型化,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結合汕頭市國民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尤其是汕頭市“三條經濟帶”中工業經濟帶的規劃建設,充分發揮港口資源比較優勢,合理布局大型裝備制造業。促進裝備制造業企業加強內部協作,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重點突出的裝備產業集群,努力建設汕頭裝備制造業基地。要針對汕頭裝備制造業以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輕型工業為主的實際,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促進裝備制造業提高整體素質,推動其產業結構升級和管理創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