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ai牌:瞄準了萬億級的ai設備安全
2018-11-28 22:01來源://
原標題:360的ai牌:瞄準了萬億級的ai設備安全
27日下午,360在北京召開了一場關于人工智能iot安全的大會,考慮到小米今天也召開了一個大會,頗有些對標的意思。在昨天的大會上,360展示了一系列關于iot方面的安全隱患問題,也就是人工智能設備的安全漏洞,并且宣布推出s-aiot解決方案,也就是人工智能設備的安全解決方案。
安全+人工智能,360也出手了
事實上,在去年7月就有關于360低調進軍人工智能方面的爆料,從爆料的截圖上看,360的人工智能包括了nlp,cv,大數據平臺、機器人slam等一系列相關的研究,基本上囊括了目前人工智能所有主流業務。在今年5月份,360正式發布了360安全大腦,雖然面向的是依然安全領域,但其涵蓋的范圍,已經擴大到ai領域。
而從360人工智能研究院給出的官方數據來看:
360搜索、360瀏覽器6年積累的用戶行為數據近萬億次;360智能攝像機、360智能門鈴,每日調用“人臉+人形服務”多達2億次;360os日解鎖次數過億,人臉識別能力相比同行業者更是只高不低,其準確率更是高達99.8%。
其實不難理解,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所有的設備都可以連上網,插上云,除了帶來更加便捷的生活之外,也增加了風險,比如被攻擊,隱私泄露,360將自己的安全版圖延展到物聯網人工智能安全上,也是非常正常。
360這次的官宣,看似風輕云淡,但其實意義重大。長久來看,360的核心賽道,已經開始從安全,變成了人工智能+安全,360的硬件終端,會成為布局線下人工智能的重要渠道,而360未來的競爭對手,也在騰訊百度后,又增加了小米。
360的iot產品有哪些?
既然是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iot,那么360的iot積累到底如何?
不吹不黑,360在iot領域的積累其實還是蠻多的。
路由器,智能門鎖,智能門鈴,兒童手表,智能攝像機,掃地機器人,行車記錄儀……在過去幾年時間里,360推出了幾十款智能硬件產品,這些產品構成了一個硬件安全矩陣,并且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以今年雙十一為例,包含安全路由、智能門鈴、智能門鎖等在內的360智能硬件產品,守護量已超過1億家庭。像360行車記錄儀,360兒童手表以及360智能攝像機和路由器也已經成為行業的爆款。
為什么要推出這么多硬件?主要原因在于是大的安全市場,已經基本被吃下了,但還有很多散落在不同場景下安全需求,過去360的打法是挨個研究垂直行業的痛點,然后以安全+黑科技的打法,去切入市場。像智能門鎖,智能門鈴這些都是過去被忽視的安全場景,而用戶又有需求和痛點的產品。
而現在則是安全+黑科技基礎之上,以ai去賦能旗下所有的智能硬件,利用ai和大數據,使其更加智能化,更懂用戶。過去是s(security),現在是s+ai。過去是單賽道,現在變成了雙賽道。
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種不錯的策略。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雖然智能硬件浪潮轟轟烈烈的好幾年,但始終面臨出貨量和用戶需求的矛盾,簡單來說就是,不夠好用,不夠智能。
而360以數據為起點,用海量數據“喂養”技術,使ai模型日益精準的同時,之后又將其融于360的軟硬件產品當中,使數據、技術、軟硬件三者之間形成一種良性“耦合”,彼此間相互作用影響,在實現能力高效輸出的同時,讓360的ai技術也變得更具實用性。
以智能掃地機器人為例,目前主流的品牌包括了irobot和科沃斯,但在路線規劃和掃地效率上,依然效率不夠高。
360掃地機器人團隊也分享了他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去優化掃地機器人的效率。比如目前360的掃地機器人是激光雷達方案為主,而360則加入了運動引擎以及slam規劃,什么是slam規劃,簡單來說就是幫助機器人確定自身定位和構建地圖之后,進行目標點導航。
比如360掃地機器人可以會先在室內利用激光雷達構筑一個類似建筑平面圖紙,然后根據這個圖紙去規劃自己的運動軌跡,比傳統的旋轉式,或者逆時針這種機械的運動軌跡效率要提高不少。
這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賦能iot的典型案例。
優勢和機會,以及挑戰
在今年5月,360推出了360“安全大腦”。這個安全大腦聽上去有些復雜,其實本質是是支撐各種不同的網絡安全應用的系統。包括網絡安全傳感器、數據采集裝置、數據傳輸系統、大數據存儲和計算系統、人工智能算法、區塊鏈技術等。
事實上早在2015年,360就建立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始低調進行的相關人工智能的研究。很多產品的技術,其實都是基于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研究成果,這可能和周鴻祎的實用主義態度有關:一切不能落地的人工智能都是耍流氓。
包括像智能門鎖,智能門鈴,智能路由器都應用了不少人工智能技術,所以說360并非剛剛入局人工智能,而是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淀。
我覺得360入局人工智能和其他企業不太一樣,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大部分企業做人工智能屬于“平地起高樓”,比如像獵豹,搜狗,之前沒有太多人工智能相關的積累,而360則是屬于有現成的產品和技術以及實踐,硬件和技術都做了好幾年,并且已經有過幾年的實操,不會交太多學費。
二是360做人工智能的機會在于,有非常龐大的硬件矩陣,這些設備以后都會變成人工智能落地的產品。
人工智能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也不存在一個叫人工智能的行業,所謂的人工智能都是依附在不同場景和行業下的,不論是cv還是nlp,都依賴硬件設備,也就是攝像頭,智能音箱或者是其他硬件產品。像百度這樣的公司,要做人工智能領域的安卓系統,所以主攻dueros,但與此同時,也在力推其硬件產品,小愛音箱。
沒有落地的硬件,人工智能就無從談起,這也是為什么百度會選擇和小米合作的原因。
尤其是攝像頭,過去只能監控有沒有陌生人進入,但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能夠做到識別每一位家庭成員的面部,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夠做到和其他產品進行聯動管理,那么很有可能構筑一個個家庭場景下的智能安防系統。
未來這些設備全部接上人工智能,加上圖像識別和機器學習技術,再加上360在安全領域的積淀,吊打行業不好說,但是干掉傳統產品問題不大。
視覺引擎方面,360相比同行業者視覺引擎注重于圖像和視覺的分析。
通過“人臉識別”、“人體姿態識別”,為家庭安全防護提供有效的“識別”支持。再基于360圖搜和360百科的億級圖片數據,360視覺引擎采用了獨創性的深度學習模塊,進行人臉建模以及推理分析,使其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btw,據說明年360開始推家庭安防套裝了。
最大的敵人是“小米+步槍”
很顯然,360會沿著iot+ai+安全的路線一直走,如果將bat比作智能賽道上的一桿步槍,那么細心的讀者就不難發現,360在這條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從原本的bat變成現如今的“小米+步槍”。
迄今為止,小米的有品之家已經上幾百個sku,從充電寶,到空氣凈化器,再到凈水器,熱水壺甚至海參,幾乎覆蓋了整個家庭所有的品類,并且這些產品都是“互聯網化”的,在有些細分領域上,360已經和小米直接競爭了。
360的ai賦能iot,最大的挑戰來自bat+小米的四方狙擊。因為這四家企業在智能硬件上也形成了很強的生態,并且這個生態是直接和360的iot強競爭關系。
我在這里可以做幾個猜想:
是真正進入iot時代,安全問題會變的更加凸出和重要,這也是360的機會。據360發布的《典型iot設備網絡安全分析報告》顯示,用戶對iot設備安全的擔憂,排名為首的就是隱私泄露及盜竊,其次是人身安全、支付安全、病毒攻擊和wifi風險。而遠程弱口令、預置后門、敏感信息泄露則是iot設備三大常見漏洞。
舉個例子,現在的黑客甚至可以入侵并控制心臟起搏器,讓起搏器失效,這種后果幾乎不堪設想。幾天前李學凌在自己體內植入芯片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如果以后類似的植入大量普及,而這些芯片又被黑客遠程入侵甚至控制,想想都非常可怕。
二是現有的智能家居會進入iot+ai時代,不論是電飯煲還是電冰箱,亦或是燒水壺,以后都會成為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而這個網絡的開關,也就是路由器網關,就非常重要了。我后來打聽解了一下,老周對于路由這個產品的未來前景非常看重,想必也是意識到它的戰略價值。
所以360現如今要做的不僅要把好物理空間的安全關口,更重要的是高度注重用戶網絡世界的安全防護。
最后想談一下人工智能和安全的關系,其實老周在他的書里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人工智能的設想建立在泛安全的基礎之上,泛安全指兩個方面:傳統的線上安全和線下安全。線上安全處理的主要是大數據方面,線下安全則是人與智能硬件的交互。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