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11月中旬,2018年眼看就要馬上翻篇,2025的腳步愈發近了。在日漸緊迫的時間里,各地都在加快智能制造建設步伐。食品機械產業在這一洪流中,也要加快智能食品機械的研制、以及加快自身智能工廠的建設,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貢獻力量。
多地加快推動企業智能提升
天津在今年五月公布了《天津市關于加快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設立了百億智能制造財政專項資金、千億級智能科技產業基金。當前,天津已安排183項智能制造專項資金項目,通過對企業進行資金支持,推動當地更多企業投入智能科技研發中。
河南于上個月發布2018年度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擬認定名單,其中智能車間103個、智能工廠47家。而河南某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果糖智能車間、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的速凍食品智能加工二車間、鄭州某飲料公司的飲料生產智能車間等食品加工企業郝然在列。
黑龍江加快啟動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力爭用五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培育十個智能工廠、打造百個數字化車間、建設千條自動化生產線、推動萬戶工業企業上云用云,促進全省制造業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重慶涪陵早前宣布將加快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工業智能轉型,推動產業逐步邁向中高端。力爭到2020年培育3個智能化工廠、30個數字化車間、300條數字化生產線。
食品機械產業智能化需提速
作為工業產業中的一員,食品機械行業在發展智能化的道路上同樣義不容辭。食品機械行業的智能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食品機械企業產出智能化設備,另一方面是食品機械生產時候使用智能化設備。
在產出智能化設備方面,已經有不少企業入局。當前越來越多食品無人工廠的出現正是食品機械企業產出智能化食品機械的證明。像早先引起轟動的無人餃子工廠,就要求配備的和面機、揉面機、餃子機、包餡機乃至包裝機械等設備具有智能化功能。拿包裝時候需要對餃子進行抓取來說,通常采用柔觸機械手進行作業,設備與食材接觸部分的柔軟性確保不會破壞餃子外形;搭載的傳感器讓設備具有“眼睛”一般的功能,保障包裝數量的準確;而四軸乃至六軸的多關節使得機械手能夠實現各個方位物品移動。
在食品機械生產時候利用智能化設備這一方面發展相對而言較為緩慢,主要是當前我國食品機械企業多中小型企業,購置智能生產設備的資金相對不充裕。從當前實現智能生產的部分食品機械企業來看,智能機器設備應用于生產不僅能夠加快食品機械的產出速度,提高設備的精細度,還避免了食品機械生產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的傷亡,減輕企業的招工困難現象。佛山就有一家咖啡機生產企業使用了自動化裝配生產線后對其大加贊賞。
可以看到,智能制造已是當前食品機械企業不可阻擋的一大趨勢。在發展過程中,食品機械企業需從設備的智能化以及設備生產的智能化兩方面入手,推動企業跟上時代潮流,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