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呼嘯而過。
當人們還在糾結地產周期對廚電產業的負反饋時,行業翹楚們已經掙脫束縛、完成了自我超越與救贖,并隨時等待市場的重估。
01格局收斂
在固有的邏輯框架中,廚電被打上了地產后周期的認知鋼印。
過往的事實也的確如此。
以老板電器為例,2011-2017年,受益于房地產持續的高景氣發展,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速分別高達28.84%、40.87%。
2018年之后,地產行業周期下行,廚電行業降至冰點,年均復合增長率降到-6%。作為行業龍頭的老板電器雖然抗風險能力很強,但也深深地踩了一腳剎車。2017-2020年,公司營收、歸母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5.02%、4.36%。
2021年,拐點來的靜悄悄,龍頭企業的報表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前三季度,老板電器實現營業收入70.71億元,同比增長25.68%,較2019年同期增長25.70%;實現歸母凈利潤13.42億元,同比增長 19.56%,較2019年同期增長23.66%。據了解,老板采用受控制代理模式,財報統計口徑按照出廠價計算,還原成終端銷售價計算,整體公司營收規模預估應在140-160億之間。
而事情的另一面是,傳統廚電市場整體并未有大的起色。
奧維云最新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傳統廚電市場整體銷量為5153萬臺、564億元,零售額同比2020年增長2%,較2019年下滑6%。
段永平曾說過一句話:“好的企業不需要看行業景氣度的好壞。”現在來看,以老板、方太為代表的第一梯隊也正與行業脫鉤,走出獨立的高成長行情。
廚電領域,老板和方太獨一檔。
奧維云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在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洗碗機、嵌入式復合機、嵌入式單功能電蒸箱、嵌入式單功能電烤箱等主要7個廚電大品類的線下份額中,老板電器拿了4個第一、3個第二,而方太拿了1個第一、3個第二。
具體展開來看,在油煙機線下市場,老板和方太的市占率分別為30.55%和27.67%,分別提升了2.26%和2.09%;線上市場的市占率分別為23%和21.23%,均提升了1.46%。與此同時,華帝、美的、萬家樂等第二梯隊企業的市場份額相繼滑坡。
▲ 數據來源:奧維云網,制圖:市值觀察
燃氣灶領域,老板依然一騎絕塵,方太緊隨其后,略微遜色,二者線下市場市占率分別為29.27%、26.61%,分別提升3.5%和1.01%;線上市場市占率分別為20.94%、17.04%,分別提升2.07%和2.95%。
▲ 數據來源:奧維云網,制圖:市值觀察
新興廚電品類,老板和方太同樣是最能打的國內品牌,二者與西門子組成了第一梯隊,控制著超70%的市場。
2021年,按銷售額計,老板電器、西門子和方太在嵌入式整體線下市場的市占率分別為31.64%、31%和22.22%,其中老板和方太的市占率分別提升了0.9%和0.6%,而西門子的市場份額下降了3.18%。
▲數據來源:奧維云網,制圖:市值觀察
展開來看,在嵌入式單功能電蒸箱市場中,老板電器力壓西門子和方太拿到了全渠道銷售冠軍;在嵌入式復合機市場上,老板電器拿下線下市場第一名。
▲ 數據來源:奧維云網,制圖:市值觀察
頭部公司起跳的背后,是腰部公司的失意和臀部公司的出清。
來自奧維云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油煙機線上整體市場品牌較2019年減少了78個,線下品牌減少15個;燃氣灶線上市場的品牌減少了41個,線下品牌減少33個。
人們常說,互聯網行業,前三名之后都是零。但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不自覺地走向集中,這是產業進化的客觀規律。一方面是由于領軍企業確實有足夠的個體能力來贏得競爭,包括產品力和品牌力,另一方面,也和行業自身的演變有關。
比如當下的廚電,產業集中度提升的一個重要背景就是渠道的變革。
02時勢造英雄
從最初的國美、蘇寧等大型連鎖KA攻城略地,到后來線上電商快速崛起,再到前幾年新零售的橫空出世。家電銷售渠道在過去二十年變了又變,而每一次都伴隨洗牌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大廚電行業的線下零售渠道正被不斷壓縮,取而代之的是電商渠道和工程渠道。
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大廚電行業中線下零售渠道、工程渠道與電商渠道零售量占比分別為38%、36%、26%,同比分別增長-8%、1%、7%。
▲ 圖片截取自東方證券
靜態角度來看,傳統渠道仍然占最大的比重,但趨勢上已經式微,渠道遷移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龍頭品牌收割長尾品牌,并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先看工程渠道。
精裝修的興起帶動市場逐步從C端向B端過渡,這本身就會推動上游走向集中。另一方面,開發商有借廚電品牌力來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訴求,所以占據房地產大部分地盤的Top開發商更傾向于選擇Top品牌。
更重要的一點是,高房價使得開發商對廚電價格極度不敏感,高低端品牌的差價在地產商眼里基本可以抹平。
以最新的數據為例,2021年12月,百城住宅平均價為16180元,如果計算油煙機、燃氣灶和消毒柜的合計采購價,最高端品牌老板電器的價格與市場平均零售價的價差不過3000元上下,連0.2平米都買不了,相對于開發商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反過來看,配置高端廚電品牌對于房子整體附加值的提升可能是倍數級的。
現實也的確如此。
目前老板、方太在精裝修市場的合計市場份額大約70%左右,遠遠高于二者在全渠道的市占率水平。特別是老板電器,飽受高端樓盤的青睞,其油煙機在售價5萬以上/㎡的高端樓盤中占比高達31%,與方太 (14%) 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2016年被稱為中國精裝修的元年,目前國內精裝修滲透率已經超過30%,但對比美、日超80%的精裝修滲透率,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也預示著頭部品牌的紅利還遠遠沒有結束。
再看線上渠道。
在此之前,低線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是專賣店和夫妻店,頭部品牌基于成本規模效益的考慮未能完全覆蓋,給區域品牌留下了分割市場的機會。
新零售模式下,加盟商采用代客下單的方式在線上商城完成交易,產品經由平臺,從廠家采購直接觸及消費者,加盟店店主無需提前備貨占用資金流。零售平臺每天最高能建設十幾家店,頭部品牌搭載零售平臺在全國低線市場迅速裂變,對下沉市場進行地毯式滲透和覆蓋,擴大勢力范圍。
渠道挪移讓頭部廚電品牌在平淡的市場環境中維持了高成長性,今后這依然是一個重要的看點,但更大的看點是行業盤子也有望迎來整體擴容。
03存量與增量的共振
廚電市場即將進入存量更新和增量擴張的疊加態勢。
吸油煙機的使用壽命一般在8-10年左右,所以2012-2016年購買的產品理論上將在2021-2025年完成新舊替換。上文提到過,受益于地產周期的提振,這一時期是廚電高速放量的階段,因此存量市場的更換也是一塊不容小覷的蛋糕。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過去十年,中國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跳躍式的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1年,我國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1810元和6977元,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據分別增長至43834元和17131元,均翻了一倍還多。
收入增長帶來消費升級,并伴隨價格容忍度的提升,所以相對于十年前,單品附加值較高的高端品牌將在替換市場中拿到更多的訂單。
另一方面,低保有量水平決定了國內廚電市場距離飽和還有很長的距離。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城鎮家庭中空調、冰箱、洗衣機的保有量分別為149.6、103.1、99.7臺/百戶,農村家庭的保有量分別為73.8、100.1、92.6臺/百戶。
作為對比,同期國內城鎮和農村的油煙機保有量分別為82.58臺/百戶、30.89臺/百戶,保有量水平相當于20年前的冰箱和30年前的洗衣機。按照一戶一機的配置屬性,距離100臺/百戶的潛在目標仍有縱深空間,特別是農村地區,還有巨大的潛力。
政策是最好的催化劑。
復盤上一輪“家電下鄉”,補貼政策極大提高了家電普及度。以電腦為例,其在農村的滲透率從2008年的5.4%迅速提升至2013年的超20%。
“家電下鄉”的本質通過補貼政策來刺激消費,以達到對抗經濟下行并提升老百姓生活質量的雙重目標。上一次推出的背景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經濟走向蕭條,隨著去年下半年出口回落,國內經濟再次整體承壓,為新一輪的政策刺激提供了土壤。
2021年12月8日,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農村家電更新行動,實施家具家裝下鄉補貼和新一輪汽車下鄉,促進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
在此背景下,油煙機等傳統廚電或將在基層市場迎來一次加速滲透,而在城市家庭中,以洗碗機為代表的新品類也從導入期跨入了成長期。
作為舶來品,洗碗機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進入中國,但遲遲打不開局面。截至2020年,我國洗碗機保有量僅為2臺/百戶,與歐美70臺/百戶、日本18臺/百戶差了幾倍到幾十倍不等。
并非沒有市場需求,沒能觸及痛點才是根本原因。
相對于西式廚房,中國廚房“鍋碗瓢盆”數量多、品類雜、油量大,而外資品牌對于中國市場需求的了解較為有限,疊加高價屬性,產品很難打動國人,直到老板、方太等本土品牌介入,這一細分市場才真正被撬開。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5-2020年,我國洗碗機零售額市場規模從9.7億元增加至87億元,CAGR超55%。
▲ 圖片截取自東方證券
現在來看,以老板電器為代表的國產品牌除了價格比西門子等外資品牌低,在產品性能上幾乎已經全面領先,而且很多設計考慮到了中式餐具特殊性。
就以老板WB735為例,容量比西門子大,直接針對餐具數量多、品類雜的特點;再比如淋臂,采用的三層三叉淋臂比普通直臂多一個分支,可以增加清洗次數、目的是解決中式餐具油污大的問題,提升清潔度。
顯然,洗碗機經歷了多年的市場教育以及“本土化改造”后,國進外退的局面正在逐漸形成。2021年,老板洗碗機發展增速超100%,成為行業發展最快的洗碗機品牌,不僅超越了老對手,首次獲得國內品牌中的份額第一,而且逐漸構成老板電器未來增長的重要業務板塊。
中信建投在最新的一篇深度研報中給出預測,中性預期下,到2030年,老板電器洗碗機的營收規模可達72.3億元,增量空間為70.08億元,增幅為31.3倍;蒸烤一體機營收規模為40.26億元,增量空間為36.48億元,增幅約為9.7倍。
這意味著,未來十年,僅這兩個新品類就可以再造一個老板電器。
從全局視角出發,不管是低線市場的增量擴張,還是基本盤的存量更新,不管是新品類的放量,還是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所有的這些都指向了頭部品牌已經處于最有利的位置和時點。
作為時代最敏銳的感受器,資本向來有著極具穿透性的洞察力,但這一次,似乎顯得有些遲鈍。
2020年以來,二級市場上的信徒們不約而同的皈依了新能源,以至于將某些公司的市盈率拉到了上百倍甚至幾百倍。相反地,市場上有一批像老板電器這種業績增速與ROE均超20%,但估值不足20倍的企業卻未被引起足夠重視。
投資終究是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的統一,相較于強者恒強,均值回歸才是更為長久之道?;ヂ摼W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房地產去杠桿,近些年來經濟圈里發生的所有大事無不印證著這一道理。
如果要寫下今年的投資方向:2022,不要忘了那些有扎實業績支撐的企業。